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SSM的建筑业发展质量评价框架初探

发布时间:2021-06-05 17:31
  基于对建筑业发展的理论内涵、水平层次、表现特征及形成路径的剖析和既有建筑业发展质量研究文献的梳理,采用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SSM)对建筑业发展质量的核心内涵进行探讨,并从建筑业自身发展、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六个层面定义建筑业发展质量概念模型,试图探索一套既适配于产业发展和建筑市场状态又具有前瞻引导性的评价体系框架,以期能为建筑业发展质量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文章来源】:建筑经济. 2020,4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于SSM的建筑业发展质量评价框架初探


建筑业发展质量内涵层次

框架图,建筑业,框架,质量


图1 建筑业发展质量内涵层次建筑业发展由主动适应到积极引导,展示出了发展由低级向高级进阶的过程。在建筑业发展质量内涵的三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层次,衡量产业市场发展是否达到一定的饱和并能够进行动态的自我调节,满足全产业市场的基本供应与需求。此层次在构建指标框架时,选择建筑业自身发展质量作为评价模块,指标选择上也要靠近基础性发展指标。第二层次是过渡层次,产业内部协调发展使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在不剥夺其他产业资源的情况下利用有限资源产生更多的效能,开拓、占据更多市场,进而获取更多经济利润的能力。考察建筑业产业上下游、投入产出关系、费用效益情况等是否适应新时代下全社会对建筑业提出的新要求、新规划来实现高效发展。此层次在评价体系框架中可以选取反映建筑业内部协调性的指标,指标选取尽量能够承上启下连接各个界面关系。第三层次是建筑业发展的深化层次,是实现产业高质量的进阶一环。一个产业的发展水平要想处于高质量阶段,不仅要满足供需链,还需对国民经济全产业发展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

过程图,时间线,过程,建筑业


建筑业发展质量软系统的特征有:(1)系统界定本身模糊。相对于建筑业绩效评价来讲,建筑业发展质量评价是一个较为模糊的问题,衡量标准及精确度很难确认,受决策者主观评判因素的影响较大,较难定量定性;(2)涉及较多复杂的活动。建筑业发展质量涵盖的主题较多,不仅要对政策背景、多元化目标、组织机制、技术发展等主题进行多方考量,还要将系统波及的各个界面组织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动态体系;(3)问题尚需持续探索。建筑业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尚在探索期,产业发展演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尚未有定型的理论学说加以支持,也使得执行评价行为有较大留白区。所以软系统方法适宜研究现阶段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过程和演化方式。图4 软系统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J]. 高培勇,杜创,刘霞辉,袁富华,汤铎铎.  经济研究. 2019(04)
[2]绿色建造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J]. 周炳高.  住宅产业. 2019(01)
[3]建筑业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历史背景、特征和十大最关键的议题[J]. 王海山.  建筑. 2018(21)
[4]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 任保平,李禹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5]既要“颜值高” 也要“气质好”——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经济高质量发展[J]. 李香钻.  中国政协. 2018(06)
[6]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J]. 邹一南,赵俊豪.  统计与决策. 2017(23)
[7]用发展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J]. 李陈,李家祥.  改革与战略. 2016(08)
[8]建筑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特性和波及特性研究[J]. 祁神军,张云波,董晓燕.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2(05)
[9]经济增长质量:理论阐释、基本命题与伦理原则[J]. 任保平.  学术月刊. 2012(02)



本文编号:3212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212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6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