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发布时间:2021-08-29 06:41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区域间产业集聚特征差异显著,高协同集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低协同集聚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水平、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二者协同集聚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双重门槛,当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度和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度均介于第一、二门槛之间时,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最强。仅少部分省域两产业集聚度介于第一二门槛之间,能够有效发挥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1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5—2017年平均产业协同集聚水平
2005年、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视角下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 苗建军,徐愫. 城市问题. 2020(01)
[2]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基于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J]. 王燕,孙超. 经济问题探索. 2019(10)
[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及二者协同集聚的创新驱动效应[J]. 李福柱,李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7)
[4]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 李翔,邓峰. 科研管理. 2019(03)
[5]产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46个城市的实证检验[J]. 伍先福. 经济经纬. 2019(02)
[6]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效应测度研究[J]. 杨武,田雪姣. 管理学报. 2018(08)
[7]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增长效应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周明生,陈文翔. 现代经济探讨. 2018(06)
[8]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共生发展研究[J]. 史安娜,潘志慧.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6)
[9]科技金融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研究[J]. 张玉华,张涛. 中国软科学. 2018(03)
[10]高技术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内部研发之间的关系研究:互补促进还是替代挤出?[J]. 张萃. 管理工程学报. 2018(01)
博士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D]. 刘宏霞.兰州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370113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37(1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5—2017年平均产业协同集聚水平
2005年、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视角下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 苗建军,徐愫. 城市问题. 2020(01)
[2]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基于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分析[J]. 王燕,孙超. 经济问题探索. 2019(10)
[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及二者协同集聚的创新驱动效应[J]. 李福柱,李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17)
[4]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 李翔,邓峰. 科研管理. 2019(03)
[5]产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46个城市的实证检验[J]. 伍先福. 经济经纬. 2019(02)
[6]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效应测度研究[J]. 杨武,田雪姣. 管理学报. 2018(08)
[7]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增长效应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周明生,陈文翔. 现代经济探讨. 2018(06)
[8]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共生发展研究[J]. 史安娜,潘志慧.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6)
[9]科技金融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研究[J]. 张玉华,张涛. 中国软科学. 2018(03)
[10]高技术服务业与工业企业内部研发之间的关系研究:互补促进还是替代挤出?[J]. 张萃. 管理工程学报. 2018(01)
博士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D]. 刘宏霞.兰州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370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37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