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食物贸易视角下的全球食物供需平衡及其演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3 15:01
  用食物供给量与生产量分别表示食物的可及性与自给率,其差值可表示食物贸易量,以人均每天卡路里为单位进行的折算可以更好地反映膳食营养的变化。从食物贸易视角分析了28年来食物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1)1986—2013年,全球食物贸易量增加1.5倍;食物总产量增加0.75倍,贸易量在总产量中的比例增加约8个百分点,相当于7.9×108t食物进入国际市场,这成为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因素。(2)28年来,食物可及性与自给率呈上升趋势,全球绝大部分人口已经达到最低2200 kal的营养标准。(3)食物可及性、自给率、贸易量均存在地域差异,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国家是低值地区。(4)总体来看,全球人均每天热量与蛋白质供给量增加。低收入国家增速最快,中等收入国家增速次之,高收入国家增速最慢。但非洲、东南亚等地的一些欠发达国家仍未达到最低的营养标准,全球仍有一部分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食物贸易视角下的全球食物供需平衡及其演化分析


1986—2013年全球食物贸易量与产量变化

食物,量变,人口,全球


以食物供给量来表示食物的可及性,具体阈值区间见表1。28年来全球食物可及性明显上升,食物供给基本满足食物需求(图2)。以人均每天摄入卡路里2200 kal作为最低标准来衡量,1986年全球大约有30%以上的人口无法满足这一营养标准,处于“食难果腹”的状态。而到2013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4%,说明全球大部分人口已经基本摆脱了饥不择食的状态,且人均每天卡路里摄入量大于2700 kal的人口数占全球总数的60%,多数人口已经处于较高热量的膳食模式。此外,虽然大于3200 kal的人口占比变化不大,但由于全球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因此这一区间的绝对人口也在稳步上升。食物可及性的提高一方面源于单产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全球食物贸易量迅速增加的结果。食物自给率以食物产量折算成人均每天热量摄入量来表示。虽然全球食物自给率上升,可自给人口的比例增加,但仍有超过50%的人口食物无法自给,说明部分国家食物产出难以满足食物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这一缺口。有些人多地少的国家对进口的依赖性更高,食物贸易对此类国家至关重要。而随着食物生产水平的提高与政府更加重视解决食物供给安全这一国民生存的基本问题,此类国家的食物自给状况有所改善。1986年39%的全球人口自给水平低(人均每天卡路里摄入量低于2200 kal),2013年已下降至13%。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人口迅速增加的同时,无法自给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明显,表明有一部分人口已通过本国食物生产的增加解决了食物自给问题。

食物


总体来看,尽管饮食结构上存在差异造成东西方食物需求方面有所区别,但主要原因仍是收入差距较大引起的消费能力的不同,因此,食物供给方面也存在差异。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及澳大利亚是主要的食物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主要的食物出口大国。近年来,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出口量也有所增加,逐步转变为稻米、热带果蔬的主要出口国。从年际变化来看,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食物供给量呈增长态势,说明在食物产量增加的同时,食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也在加速。此外,我国食物生产与供给已从中低水平(2200~2700 kal)上升至中高水平(2700~3200 kal),食物生产基本满足需求,但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部分食物产品仍需进口。食物种类方面在以谷物为主要能量来源的基础上,对糖料、肉类和油料等摄入量逐步增加,饮食结构在以谷物等植物型为主的基础上,兼顾肉蛋奶等高热量产品。2.4 食物实际贸易量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观的思考[J]. 成升魁,李云云,刘晓洁,王灵恩,吴良,鲁春霞,谢高地,刘爱民.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6)
[2]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及其演化分析[J]. 王祥,强文丽,牛叔文,刘爱民,成升魁,李真.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6)
[3]国外食物系统研究综述及借鉴[J]. 郭华,王灵恩.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6)
[4]中国粮食中长期消费需求预测研究[J]. 罗其友,米健,高明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05)
[5]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J]. 肖国举,张强,王静.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8)



本文编号:3604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604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0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