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研究及系统开发
发布时间:2022-12-18 13:25
装配线作为家用电器的主要生产形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装配线平衡问题是研究在满足装配任务假定前提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如何将有限的作业任务集通过优化相关指标,合理分配到装配线工位上,是装配线设计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在家用电器生产企业中,装配线规划人员通常根据经验完成装配任务的分配,缺乏理论分析和数据支撑,尤其对于企业常用的双边装配线,即装配任务在装配线两侧的工位上同时进行,任务分配情况更为复杂,易产生工位负载不均、装配效率低以及装配成本高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本文从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求解算法着手,进而围绕家用电器装配生产实际情况,研究了面向成本的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和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开发了应用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设计了一种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通过构建一种新型解码方式,将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用于求解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求解算法的合理有效性。(2)针对具体企业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生产线实际情况,建立了成本目标函数,并对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基础数学模型进行修改扩充,增加了对...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
2.1 引言
2.2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
2.2.1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描述
2.2.2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假设条件
2.2.3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符号定义
2.2.4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数学建模
2.3 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设计
2.3.1 社会认知理论
2.3.2 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基本概念
2.3.3 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求解步骤
2.4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编解码设计
2.4.1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编码方式选择
2.4.2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新型解码方式设计
2.4.3 新型解码实例
2.5 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求解性能分析
2.5.1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目标函数设计
2.5.2 目标函数下限值获取
2.5.3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实验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成本的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求解
3.1 引言
3.2 面向成本的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
3.2.1 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成本平衡目标
3.2.2 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额外约束条件
3.2.3 家用电器装配任务操作时间波动性
3.2.4 面向成本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数学建模
3.3 考虑额外约束与任务时间波动性解码设计
3.3.1 考虑额外约束与任务时间波动的解码流程
3.3.2 考虑额外约束与任务时间波动的解码实例
3.4 面向成本的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算例验证
3.5 面向成本的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实例求解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求解
4.1 引言
4.2 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
4.2.1 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目标
4.2.2 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数学建模
4.3 多目标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设计
4.3.1 多目标优化问题Pareto最优解
4.3.2 知识点排序算法
4.3.3 学习代理更新过程
4.3.4 多目标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求解步骤
4.4 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算例验证
4.5 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实例求解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用电器装配生产线平衡系统开发
5.1 引言
5.2 家用电器装配生产线平衡系统设计
5.2.1 系统理论框架
5.2.2 系统功能设计
5.3 家用电器装配生产线平衡系统开发及相关技术
5.3.1 系统开发平台与运行环境
5.3.2 Qt开发技术
5.3.3 Plant Simulation开发技术
5.4 家用电器装配生产线平衡系统功能实现
5.4.1 登录界面
5.4.2 主界面
5.4.3 装配信息管理模块
5.4.4 装配线平衡计算模块
5.4.5 装配线仿真模块
5.4.6 用户管理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成本的双边装配线平衡和员工分配[J]. 邱玉莲,彭婵娟.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8(01)
[2]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J]. 刘江伟,郭宇,查珊珊,王发麟,章诗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8(11)
[3]改进迭代局部搜索算法求解第Ⅰ类混流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J]. 唐秋华,饶迪,李梓响,张利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8(02)
[4]多约束双边装配线平衡的改进万有引力搜索算法[J]. 吴意,唐秋华,张利平,李梓响,操小军. 现代制造工程. 2016(11)
[5]随机型双边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的两阶段求解方法研究[J]. 段移庭,苏平,郑晨鸣. 工业工程. 2016(02)
[6]求解随机型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的混合回溯搜索优化算法[J]. 吴意,唐秋华,张利平,何晓霞.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6(02)
[7]迭代局部搜索求解双边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J]. 李梓响,唐秋华,毛永年,张利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03)
[8]求解第Ⅰ类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的改进离散人工蜂群算法[J]. 李梓响,唐秋华,张利平,郑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6(04)
[9]Effective Hybrid Teaching-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Balancing Two-sided Assembly Lines with Multiple Constraints[J]. TANG Qiuhua,LI Zixiang,ZHANG Liping,FLOUDAS C A,CAO Xiaoju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5(05)
[10]第二类双边装配线平衡的混合粒子群算法[J]. 李梓响,唐秋华,林斌,张利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5(01)
博士论文
[1]人机协同双边装配线平衡建模及智能算法研究[D]. 李梓响.武汉科技大学 2018
[2]双边装配线平衡技术的研究[D]. 吴尔飞.上海交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混合殖民竞争算法的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D]. 李大双.华中科技大学 2015
[2]反馈信息符号化程度对学习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 韩岭.南京理工大学 2010
[3]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D]. 吴晓艳.上海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22136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
2.1 引言
2.2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
2.2.1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描述
2.2.2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假设条件
2.2.3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符号定义
2.2.4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数学建模
2.3 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设计
2.3.1 社会认知理论
2.3.2 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基本概念
2.3.3 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求解步骤
2.4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编解码设计
2.4.1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编码方式选择
2.4.2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新型解码方式设计
2.4.3 新型解码实例
2.5 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求解性能分析
2.5.1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目标函数设计
2.5.2 目标函数下限值获取
2.5.3 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实验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成本的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求解
3.1 引言
3.2 面向成本的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
3.2.1 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成本平衡目标
3.2.2 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额外约束条件
3.2.3 家用电器装配任务操作时间波动性
3.2.4 面向成本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数学建模
3.3 考虑额外约束与任务时间波动性解码设计
3.3.1 考虑额外约束与任务时间波动的解码流程
3.3.2 考虑额外约束与任务时间波动的解码实例
3.4 面向成本的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算例验证
3.5 面向成本的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实例求解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求解
4.1 引言
4.2 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
4.2.1 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目标
4.2.2 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数学建模
4.3 多目标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设计
4.3.1 多目标优化问题Pareto最优解
4.3.2 知识点排序算法
4.3.3 学习代理更新过程
4.3.4 多目标混合社会认知优化算法求解步骤
4.4 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算例验证
4.5 多目标家用电器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实例求解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用电器装配生产线平衡系统开发
5.1 引言
5.2 家用电器装配生产线平衡系统设计
5.2.1 系统理论框架
5.2.2 系统功能设计
5.3 家用电器装配生产线平衡系统开发及相关技术
5.3.1 系统开发平台与运行环境
5.3.2 Qt开发技术
5.3.3 Plant Simulation开发技术
5.4 家用电器装配生产线平衡系统功能实现
5.4.1 登录界面
5.4.2 主界面
5.4.3 装配信息管理模块
5.4.4 装配线平衡计算模块
5.4.5 装配线仿真模块
5.4.6 用户管理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成本的双边装配线平衡和员工分配[J]. 邱玉莲,彭婵娟.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8(01)
[2]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工位装配序列规划[J]. 刘江伟,郭宇,查珊珊,王发麟,章诗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8(11)
[3]改进迭代局部搜索算法求解第Ⅰ类混流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J]. 唐秋华,饶迪,李梓响,张利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8(02)
[4]多约束双边装配线平衡的改进万有引力搜索算法[J]. 吴意,唐秋华,张利平,李梓响,操小军. 现代制造工程. 2016(11)
[5]随机型双边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的两阶段求解方法研究[J]. 段移庭,苏平,郑晨鸣. 工业工程. 2016(02)
[6]求解随机型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的混合回溯搜索优化算法[J]. 吴意,唐秋华,张利平,何晓霞.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6(02)
[7]迭代局部搜索求解双边混流装配线平衡问题[J]. 李梓响,唐秋华,毛永年,张利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6(03)
[8]求解第Ⅰ类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的改进离散人工蜂群算法[J]. 李梓响,唐秋华,张利平,郑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6(04)
[9]Effective Hybrid Teaching-learning-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Balancing Two-sided Assembly Lines with Multiple Constraints[J]. TANG Qiuhua,LI Zixiang,ZHANG Liping,FLOUDAS C A,CAO Xiaoju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5(05)
[10]第二类双边装配线平衡的混合粒子群算法[J]. 李梓响,唐秋华,林斌,张利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5(01)
博士论文
[1]人机协同双边装配线平衡建模及智能算法研究[D]. 李梓响.武汉科技大学 2018
[2]双边装配线平衡技术的研究[D]. 吴尔飞.上海交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混合殖民竞争算法的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D]. 李大双.华中科技大学 2015
[2]反馈信息符号化程度对学习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 韩岭.南京理工大学 2010
[3]装配生产线平衡的研究[D]. 吴晓艳.上海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22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72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