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潜力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发布时间:2023-10-14 07:22
煤化工行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可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我国传统煤化工产能严重过剩,现代煤化工已出现潜在的产能过剩迹象,产能过剩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解决我国煤化工行业的产能问题。本文首先从国际产能合作的两大方式,即贸易和投资角度分析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的特征,得到目前我国煤化工贸易合作主要集中在传统煤化工产业链,投资合作主要集中在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以及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国别分布不均等主要特征。其次,本文研究发现,影响我国煤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潜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传统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潜力主要受到贸易因素的影响,包括东道国对煤化工产品的需求、我国对传统煤化工产能合作的政策支持、合作国之间的较为互补的产业结构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各国严苛的环境标准等因素;其二,现代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潜力主要受到投资因素的影响,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资源禀赋,东道国产能合作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企业“走出去”意愿和动力等因素。考虑到企业进行国际产能合作需要测算国别潜力,并精准对接沿线国的产...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文献述评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煤化工
2.1.2 国际产能合作
2.1.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2 理论基础
2.2.1 能源安全理论
2.2.2 国际贸易理论
2.2.3 国际投资理论
3 我国煤化工的国际产能合作特征
3.1 对外贸易型产能合作特征
3.1.1 出口贸易规模
3.1.2 出口贸易区位
3.1.3 出口贸易竞争性
3.2 对外投资型产能合作特征
3.2.1 对外投资规模
3.2.2 对外投资方式
3.2.3 对外投资区位
3.3 本章小结
4 我国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潜力的影响因素
4.1 贸易型影响因素
4.1.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煤化工产品需求大
4.1.2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补性强
4.1.3 国家对煤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支持
4.1.4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各国对环境要求逐步提高
4.2 投资型影响因素
4.2.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储量丰富、煤质较好
4.2.2 “一带一路”部分国家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薄弱
4.2.3 煤化工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意愿和动力不足
4.2.4 “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平台建设仍待加强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传统煤化工的国际产能合作潜力
5.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设定
5.1.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引入的背景
5.1.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构建
5.1.3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参数的选取
5.1.4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模型检验
5.2.1 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5.2.2 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2.3 贸易非效率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5.3 传统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潜力的测算与分析
5.3.1 国际产能合作潜力的整体性测算与分析
5.3.2 国别潜力与分线潜力测算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国际产能合作潜力
6.1 研究方法的确定及目标国家的选取
6.1.1 研究方法的确定
6.1.2 目标国家的选取
6.2 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的确定
6.2.1 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2 潜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 现代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潜力的测度与分析
6.3.1 国际产能合作潜力测度
6.3.2 国际产能合作潜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促进我国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潜力实现的建议
7.1 政府层面
7.1.1 加强与沿线国产能合作制度共建
7.1.2 加快煤化工海外产业园区的建设
7.1.3 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贸易便利性
7.2 行业层面
7.2.1 积极搭建煤化工产学研合作平台
7.2.2 积极搭建国际产能置换公共平台
7.2.3 加快构建国际产能合作信任机制
7.3 企业层面
7.3.1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7.3.2 加快煤化工技术创新与产能升级
7.3.3 积极探索绿色国际产能合作模式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53860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文献述评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煤化工
2.1.2 国际产能合作
2.1.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2 理论基础
2.2.1 能源安全理论
2.2.2 国际贸易理论
2.2.3 国际投资理论
3 我国煤化工的国际产能合作特征
3.1 对外贸易型产能合作特征
3.1.1 出口贸易规模
3.1.2 出口贸易区位
3.1.3 出口贸易竞争性
3.2 对外投资型产能合作特征
3.2.1 对外投资规模
3.2.2 对外投资方式
3.2.3 对外投资区位
3.3 本章小结
4 我国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潜力的影响因素
4.1 贸易型影响因素
4.1.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煤化工产品需求大
4.1.2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补性强
4.1.3 国家对煤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支持
4.1.4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各国对环境要求逐步提高
4.2 投资型影响因素
4.2.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煤炭储量丰富、煤质较好
4.2.2 “一带一路”部分国家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薄弱
4.2.3 煤化工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意愿和动力不足
4.2.4 “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平台建设仍待加强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传统煤化工的国际产能合作潜力
5.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设定
5.1.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引入的背景
5.1.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构建
5.1.3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参数的选取
5.1.4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模型检验
5.2.1 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5.2.2 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2.3 贸易非效率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5.3 传统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潜力的测算与分析
5.3.1 国际产能合作潜力的整体性测算与分析
5.3.2 国别潜力与分线潜力测算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国际产能合作潜力
6.1 研究方法的确定及目标国家的选取
6.1.1 研究方法的确定
6.1.2 目标国家的选取
6.2 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的确定
6.2.1 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2 潜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 现代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潜力的测度与分析
6.3.1 国际产能合作潜力测度
6.3.2 国际产能合作潜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促进我国煤化工国际产能合作潜力实现的建议
7.1 政府层面
7.1.1 加强与沿线国产能合作制度共建
7.1.2 加快煤化工海外产业园区的建设
7.1.3 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贸易便利性
7.2 行业层面
7.2.1 积极搭建煤化工产学研合作平台
7.2.2 积极搭建国际产能置换公共平台
7.2.3 加快构建国际产能合作信任机制
7.3 企业层面
7.3.1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7.3.2 加快煤化工技术创新与产能升级
7.3.3 积极探索绿色国际产能合作模式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53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85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