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产品-服务离散性与动态匹配视角下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能力构建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09:06

  本文关键词:产品-服务离散性与动态匹配视角下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能力构建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产品-服务离散过程,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从动态匹配视角探索不同组织情境下制造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构建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资源/能力与环境的动态匹配有结构匹配和功能匹配两种模式;制造企业通过资源能力要素的不同组合与环境因素进行结构匹配和功能匹配以构建其服务创新能力,匹配过程的不同导致服务创新能力的异质性和序列效应;由于产品-服务离散程度的不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可分为低离散性、融合型和高离散性3种类型。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服务创新能力 结构匹配 功能匹配 产品-服务离散性 环境动荡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72097,7107210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2-0281)
【分类号】:F425;F273.1
【正文快照】: 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价值链重塑的生存压力。一方面,技术革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仅依赖技术创新已经不能保持企业所处的竞争优势[1];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企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高能耗、低回报,市场竞争力弱,不利于企业的持续性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2 张杰;刘志彪;郑江淮;;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3 诸雪峰;贺远琼;田志龙;;制造企业向服务商转型的服务延伸过程与核心能力构建——基于陕鼓的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03期

4 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海尔集团1984~2013年的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4期

5 毛基业;李高勇;;案例研究的“术”与“道”的反思——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3)综述[J];管理世界;2014年02期

6 魏江;周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研究——以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链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绵纯;;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规模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17期

2 田文滨;;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蒋廉雄;周懿瑾;;自主品牌研究的问题与发展探讨——一个营销学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杨锐;张洁;芮明杰;;基于主体属性差异的生产性服务网络形成及双重结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5 吴义爽;徐梦周;;制造企业“服务平台”战略、跨层面协同与产业间互动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1期

6 樊秀峰;韩亚峰;;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5期

7 陈爽英;井润田;龙小宁;邵云飞;;民营企业家社会关系资本对研发投资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8 张光磊;刘善仕;;企业能力与组织结构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3期

9 陈爽英;井润田;邵云飞;;开放式创新条件下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机制的拓展——基于Teece理论框架的改进[J];管理学报;2012年04期

10 张亚斌;金培振;艾洪山;;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环境的综合评价及分析——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测度与比较[J];财经研究;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清泉;卢博科;;上市公司、技术升级与效率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李宜静;;战略导向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创新的中介作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陈爽英;井润田;邵云飞;;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资源获取机制研究述评及展望[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卢博科;唐清泉;;基于松弛投入产出的中国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葛鹏;陈爽英;井润田;;企业家人力资本对研发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民营企业调查的实证[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张丽杰;李廉水;;制造业创新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7 周飞雪;;制造业企业创新知识的路径依赖分析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8 陆浩东;;价值链视域下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创新路径思考[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9 吴绍棠;;两岸产业标准合作信心的建立——以两岸LED产业标准合作为例[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桑大伟;于晓宇;谢富纪;;创业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来自纵向研究的经验证据[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曾世宏;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娟;基于企业版主创新的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孙宁;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代伊博;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马玲玲;新疆农产品加工企业结构绩效与路径依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9 李景海;产业集聚生成机理及经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王传宝;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阳;天生国际化企业动态能力对其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杨骞;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戴晨冰;HL阀业代工生产模式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姜立;印刷企业原料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

5 张君慧;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实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6 钟丽芳;IT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行业比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刘占礼;基于时间分析的组织间知识转移粘滞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王定华;创业导向对客户知识管理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刘晓丽;泸州老窖公司与山西汾酒公司财务对比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周立东;SMS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2 张米尔;田丹;;从引进到集成:技术能力成长路径转变研究——“天花板”效应与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1期

3 吴金明,张磐,赵曾琪;产业链、产业配套半径与企业自生能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2期

4 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9期

5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6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7 邵昶;李健;;产业链“波粒二象性”研究——论产业链的特性、结构及其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9期

8 程宏伟;冯茜颖;张永海;;资本与知识驱动的产业链整合研究——以攀钢钒钛产业链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9 吴晓波;二次创新的周期与企业组织学习模式[J];管理世界;1995年03期

10 周长辉;;中国企业战略变革过程研究:五矿经验及一般启示[J];管理世界;200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翔;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晓婷;徐明;;银行业服务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J];现代商业;2012年23期

2 高顺成;;内部环境对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2013年03期

3 辛枫冬;;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提升服务创新能力,探索现代服务业促进新思路——“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纪要[J];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5 张晓;;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能力风险的模糊评价[J];商业时代;2014年17期

6 肖岳峰;张敏;;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能力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03期

7 魏s,

本文编号:434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434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