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环境压力的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09:08

  本文关键词:基于环境压力的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粗放型的工业增长模式给中国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衡量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度的指标,生态效率可以体现某个经济单元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排放(环境压力)的一种能力,反映了经济增长、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本文选择工业用水总量、工业煤炭消费量、工业COD排放量以及工业SO2排放量作为环境压力代表性指标纳入DEA分析框架之中,实证测算2006-201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5类工业生态效率(IEE)指标值,并考察IEE的地区差异与动态演变特征,采用σ收敛与绝对β收敛两种收敛分析方法检验IEE的收敛性,建立Tobit面板回归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IEE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IEE整体水平不高,资源节约与污染减排空间巨大;不同地区IEE差异特征明显且不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外资利用、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对长江经济带及其上、中、下游地区的IEE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力度、方向以及显著性存在差异。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环境压力 工业生态效率 收敛 长江经济带 Tobit回归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3003,71473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1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9013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1787,2015T80643) 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107) 安徽省软科学项目(1402052043,1302053056)
【分类号】:F427;F224;X22
【正文快照】: 1引言作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的长江,干流全长6 300km,横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东部沿海与广袤的内陆地区,总流域面积达到180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的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2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3 庞瑞芝;李鹏;路永刚;;转型期间我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型工业化”生产力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4 汪克亮;杨力;程云鹤;;异质性生产技术下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研究[J];财经研究;2013年04期

5 王亚华;吴凡;王争;;交通行业生产率变动的Bootstrap-Malmquist指数分析(1980—2005)[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6 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7 庞瑞芝;李鹏;;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8 王兵;王丽;;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工业技术效率与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10年11期

9 曾先峰;李国平;;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率与收敛:1980~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10 吴军;;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秉福;韩卫平;;基于密切值法的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测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2 刘莉;吴文豪;;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融资困境及其制度安排[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3 张耀学;刘习中;王伟妮;王友珠;严茂定;黎红;张展雄;;鄂东油菜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4 陈芳;毛锋;;村镇土地利用结构演化规律与模型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5 何玲;贾启建;王军;;京津冀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6 邓莉;冉光和;李杰;;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及相应的财政金融制度举措[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7 周慧;;广南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8 宋海鸥;李成然;;新民居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与对策——以河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9 王春林;;民族地区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10 李玉民;熊育伟;;基于碳排放最小化的低碳物流园区实施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彩楼;朱琴;;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能源绩效:基于OECD国家的样本[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玉明;刘湘云;;我国科技社团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庆奎;王懂棋;;中国府际财政关系研究:宪政分权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春奎;曹玺;;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对中国(1985—2005)的经验分析[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姜克隽;胡秀莲;庄幸;刘强;朱松丽;;中国的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减排成本分析[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6 李文利;刘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六十年概览: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7 纪韶;;京津冀都市圈内农民工流动趋势分析[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高敏雪;;中国外资经济存量规模及其影响研究[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王曦;;我国行业工资水平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峦;周晓娜;;北京市城镇低收入群体的现状与变动趋势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龙;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白千文;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丰艳萍;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卫樱蕾;机械化学法降解POP_s实验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邵科;二恶英从头合成机理以及硫基抑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兵;阻尼脉动干扰床分选机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高琦;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程德;旺荣波特科技有限公司创业成长决策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韩平;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与政府管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晓慧;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许坤;安徽肉禽产业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艳;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预测与保护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方豪;村庄景观整治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演进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12期

2 周建;顾柳柳;;能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变——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理论模型的上海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5期

3 王群伟;周德群;周鹏;;中国全要素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区域差异——考虑非期望产出共同前沿函数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4 周鸿,林凌;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解垩;;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6 陈昭;刘巍;茹纯子;;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基于分省的面板协整模型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11期

7 简新华,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8 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9 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10 曹建海,李海舰;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振刚;陆桥地带可持续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行动[J];环境保护;2000年09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 研究员 李志萌;共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N];江西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杨兵;合肥要成长江经济带生态排头兵[N];合肥晚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宋健;争上重化工项目水环境风险堪忧[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何文可;同饮一江水 共话一江情[N];四川政协报;2014年

5 ;从关键词看安徽“聚焦点”[N];安徽经济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欧阳海南 马刚 王淑宜;河与江的牵手[N];贵州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袁沅;守望一江清水[N];团结报;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环境压力的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434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