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1:18
本文关键词: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
【摘要】:投资、筹资和资金分配为公司的三大财务管理活动,投资作为公司财务决策的起点对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公司成长的主要动因和未来现金流量增长的重要基础。然而投资要在公司财务活动中发挥有利的作用离不开公司治理层面上的正面影响,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存在着放置现有资源或超预期风险的非效率投资现象,而制造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制造业非效率投资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在当前迫在眉睫。公司的治理基础是股权结构,通过股权结构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进而左右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因此,当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时,将导致公司低效率的投资行为。目前,对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国有公司、民营公司,和全行业进行研究。因此,研究单一行业—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可以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完善补充,使论文的写作角度具有创新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非效率投资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自由现金流量理论和产权理论进行理论基础的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的制造业股权结构现状和公司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选取适应本文研究目的的改进的Richardson残差模型设计定义了研究变量,以实证的方法分别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股权性质三个方面以2010-2014年相关变量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当股东利益一致时,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过高会加剧公司投资不足程度,当股东利益不一致时,股权集中度过高会加剧过度投资水平;股权制衡度较高有利于治理公司投资不足的现象,但对过度投资的治理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使之更倾向于投资不足,且这种现象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对制造业上市公司提升投资效率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如:合理分配股权、发挥大股东之间的制衡作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制度等措施。
【关键词】:制造业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非效率投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5;F40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3 研究现状评述13-14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1.3.1 研究目的14
- 1.3.2 研究意义14-15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方法15-18
- 1.4.1 研究内容15-16
- 1.4.2 研究方法16
- 1.4.3 技术路线图16-18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8-24
- 2.1 相关概念界定18-19
- 2.1.1 股权结构18-19
- 2.1.2 非效率投资19
- 2.2 理论基础19-23
- 2.2.1 委托代理理论19-21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21
- 2.2.3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21-22
- 2.2.4 公司控制权理论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3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与投资影响因素分析24-28
- 3.1 我国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24-26
- 3.1.1 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分析24-25
- 3.1.2 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分析25-26
- 3.1.3 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性质分析26
- 3.2 上市公司投资支出影响因素26-27
- 3.2.1 融资约束与投资支出26-27
- 3.2.2 投资机会与投资支出27
- 3.3 本章小结27-28
- 4 研究设计28-36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28-30
- 4.1.1 非效率投资假设28
- 4.1.2 股权集中度对非效率投资关系假设28-29
- 4.1.3 股权制衡度与非效率投资关系假设29-30
- 4.1.4 股权性质与非效率投资关系假设30
-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30-31
- 4.3 研究模型度量及变量选取31-35
- 4.3.1 非效率投资度量模型选择及变量选取31-33
- 4.3.2 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33-35
- 4.4 本章小结35-36
- 5 实证分析36-48
- 5.1 非效率投资模型实证分析36-40
- 5.1.1 非效率投资模型描述性统计36-37
- 5.1.2 非效率投资模型相关性检验37
- 5.1.3 非效率投资模型回归分析37-40
- 5.2 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模型的实证分析40-46
- 5.2.1 股权结构描述性统计40-42
- 5.2.2 股权结构相关性分析42-43
- 5.2.3 股权结构变量回归分析43-46
- 5.3 本章小结46-48
- 6 实证分析结果及建议48-51
- 6.1 实证分析结果48-49
- 6.2 政策建议49-50
- 6.3 本章小结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美越贸易及投资关系有待加强[J];东南亚南亚信息;2000年02期
2 胡鸣,陈世长,丁芳伟;构建新型的投资关系[J];经济论坛;2003年07期
3 胡永平;张宗益;祝接金;;基于储蓄-投资关系的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年05期
4 张旭东;谈投资方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衔接[J];中国总会计师;2004年10期
5 肖冬荣;黄佩;;基于数学和统计下消费和投资关系的讨论[J];科技资讯;2006年32期
6 姜作培;;以辩证的思维方法扩大投资需求[J];党政论坛;2009年08期
7 梁培朝;科技投资亟待立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9年04期
8 关云泽;;试论煤矿投资的有偿使用[J];煤炭经济研究;1989年04期
9 胡波;论辛亥革命前后的中英投资关系[J];中州学刊;1990年06期
10 魏杰;抑制投资需求膨,
本文编号:525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52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