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启示
本文关键词: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启示
【摘要】:国外生态工业园发展迅速,模式多样。通过介绍国外发达地区生态工业园发展状况,总结分析国外生态工业园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尝试提出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建设几点建议。
【作者单位】: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农艺系;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发展现状 启示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名称:皖北地区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KJ2013B294)
【分类号】:F414
【正文快照】: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大力发展可持续循环经济,合理解决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大量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园是解决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1]。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璐;闵连星;王光玉;;不同组织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生态经济;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瑞芳;;基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构建研究[J];金融经济;2015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丽娜;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及生态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天;低碳生态工业园构建理论方法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王都宁;基于“四化两型”视角的工业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戴永务;刘燕娜;郑晶;余建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国内外比较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路超君;乔琦;;发展中国家生态工业园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7年24期
3 刘陶;;发达国家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述评[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6期
4 戴锦;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与政策问题探讨[J];生态经济;2004年01期
5 蔡小军;程会强;李双杰;;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06年08期
6 任海英;耿宝利;;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模式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8年06期
7 王慧珍;;从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对比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J];天津科技;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玲;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玉如;孙启宏;沈鹏;乔琦;段宁;;生态工业园区的典型链网结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2期
2 文娱;钟书华;;欧盟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特点及发展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7期
3 郭翔;钟书华;;基于生物种理论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8期
4 ;我国首次发布生态工业园区标准[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年08期
5 ;生态工业园区[J];领导决策信息;2006年33期
6 郭朝先;;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20期
7 孙扬平;张杰;;区域环评中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7年02期
8 李夕兵;;重庆市生态工业园区的构建理论及必要性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赵玲玲;罗涛;刘伟娜;;中外生态工业园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9期
10 林健;;浅谈我国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构想[J];消费导刊;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立泉;逯飞;;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缔造和谐发展的开发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包丽艳;吴兵;梁冬梅;刘艳君;;海山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姜文英;何德文;柴立元;欧阳丽伟;;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陈光;张颖;;浅谈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李佳;赵倩;;浅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刘继莉;;浅谈生态工业园区的设计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张威;王梅;;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刘景洋;乔琦;;生态工业园区行业关联度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9 傅煌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践及研究进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10 陈洋;;柳州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刍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磊;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实践[N];中国建设报;2002年
2 记者 步雪琳 马若飞;我国首次发布生态工业园区标准[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汪震宇 本报实习生 李楠;政府部门和园区都期待[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费杨生;生态工业园区标准9月实行[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记者 郄建荣;环保总局发布生态工业园区标准[N];法制日报;2006年
6 记者 冯永锋;我国有了生态工业园区标准[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王玲;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出台[N];经济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李禾;三项标准规范生态工业园区建设[N];科技日报;2006年
9 钟新平;生态工业园区有“新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康永强;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功能完善[N];张掖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丽;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及稳定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吴松毅;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罗柳红;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稳定性与调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雷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瑞贤;我国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童莉;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设计及其系统稳定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7 赵愈;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秦荪涛;生态工业园系统的演化与调控[D];河海大学;2007年
9 甘永辉;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共生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逊;生态工业园区稳定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2 张征豪;七台河煤炭生态工业园区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丁m:龙;攀枝花市仁和区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文锋;山东信发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节能减排途径与效果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5 周凤娇;生态位视角下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优化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芳;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立法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郝文海;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邢继荣;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建设生态工业园区[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袁英学;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现状分析与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李源;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0年
,本文编号:637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637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