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再读《农业与工业化》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3 15:18

  本文关键词: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再读《农业与工业化》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农业与工业化》


【摘要】:基于《农业与工业化》的主要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顺利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分别从市场经济的思想、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化的推动要素,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将市场经济思想作为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导思想,且要理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特别要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农地使用的有效整合和工农业的良性互动,推动农地使用规模化和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要强调基础设施先行、生产技术创新和资本累积等因素的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要以市场推动为主导,"以人为本"为发展目标,在空间规划布局时要考虑区位的影响。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关键词】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农业与工业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12YJC79018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18)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E41102)
【分类号】:F323;F424;F299.2
【正文快照】: 张培刚教授(1913-2011)被誉为发展经济学之父,他所著的《农业与工业化》[1]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经济还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诸多难题。中央明确提出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佐军;张培刚先生的人本思想[J];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01期

2 张培刚;论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J];经济学家;1992年04期

3 于传岗;;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演化趋势分析——基于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的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夏显力;王乐;赵敏娟;罗丹;;农地由细碎化走向规模化的制度优化及路径——基于农地经营权资本化的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广雄;何伟;江波;;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2 韦幼玲;;新农村建设中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3 杨传喜;张昭;张俊飚;;农业技术引进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4 邓莉;冉光和;李杰;;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及相应的财政金融制度举措[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5 胡广宇,张铁;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服装业发展战略选择[J];北方经济;2005年12期

6 马爱玲;;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7 张可云;彭澎;;论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划存在的问题——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罗祥立;我国第三产业与人均GDP、农业从业人口的关系[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9 余辉;;保险业发展内涵的经济学探析[J];保险研究;2007年05期

10 魏华林;黄余莉;;我国寿险营销方式转变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汉明;;人民监督员制度概念与特征的经济学分析[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胡艳;;中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研究[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林靖;周立群;;快速城市化时期农民增收效果的实证研究[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智勇;;再论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扈新起;;调整土地政策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汤尚颖;李泽红;;论建立消费型农副产品供给机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王宗军;夏天;;中部崛起进程中的湖北人才战略选择[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王爱民;祝列克;;林业三个基本问题的演进[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9 张建华;;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10 李晓红;龙游宇;;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辉;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文超;高技术产业生态转型的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钱良信;金融发展、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安徽大学;2011年

8 杨传喜;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赵可;农地城市流转与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童长江;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模式选择[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丽慧;探寻非经济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付云蛟;某大学商学院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戎天美;我国教育发展对贫困变动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宋志文;连云港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研究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5 白燕;内蒙古人口承载力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静;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的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冯毓;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邵一珊;新疆向西开放竞争力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林舒航;金融危机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理论分析与策略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晓琳;农村经济发展与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铁民,林善浪;农地股份合作制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2 朱强;;农地资本化流转与农村社会福利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3 邓大才;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李孔岳;;农地专用性资产与交易的不确定性对农地流转交易费用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5 黄延廷;;从农户兼业化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制约机理谈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对策[J];管理现代化;2011年03期

6 刘双良;孙钰;马安胜;;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7 于传岗;;政府主导型农地流转模式特征与演化趋势[J];商业研究;2012年12期

8 张继梅;;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农地规模化经营——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于传岗;;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流转成本与治理绩效分析[J];江汉论坛;2011年06期

10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厉以宁;蒙代尔;蒲宇飞;;成都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永利;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根宝;德法两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农机化;2000年01期

2 任金玉;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J];中国农机化;2000年03期

3 谷文晓;遵循客观规律 推进农业现代化[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4 姚监复;要实事求是地有选择地逐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02期

5 白人朴;关于衡量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探讨[J];中国农机化;2001年02期

6 刘坚;认清形势 迎接挑战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03期

7 傅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涵义与标准的理论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12期

8 陈孟平;制度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杨万江;对我国农业转变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1年03期

10 ;提高产业化水平 推进农业现代化[J];河北农业;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华;;夯实农业基础推动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A];2011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解析[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任连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4 江文胜;;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现状、方向和重点[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C];2010年

5 王水泉;;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C];2010年

6 张洪松;陈勇;;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7 陈新田;;论湖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苑鹏飞;;浅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杨重光;;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引挈[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李保全;田建民;蔡世忠;苏磊;;河南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径探讨[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业发展银行浙江台州市分行 赫鸣放;对农发行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思考[N];今日信息报;2007年

2 回良玉;在中华农业英才奖表彰会上的讲话[N];农民日报;2008年

3 市委讲师团;为什么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N];德州日报;2008年

4 王忠海;产业化经营:农业理念的全面创新[N];农民日报;2001年

5 李文学;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N];农民日报;2001年

6 记者 宁启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N];农民日报;2003年

7 张粼粼;农业现代化正逢其时[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记者 欣闻;“鱼米之乡”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N];徐州日报;2011年

9 林广瑞;农业经济网络化发展刍议[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杨伟鸣 特约记者 宋宏伟 通讯员 李顺清;我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试点工作[N];湖北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宁新田;我国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彭艺;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模式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3 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4 陈枫;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杨敬宇;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喜;农业现代化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霍志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3 雷婷;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对农民增收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苏菲;中外农业现代化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闫德文;日本农业现代化与环境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马军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实现的路径及对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7 周圆;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评价与发展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凌平;一三一团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9 连馨;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创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东旭;城镇化与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67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667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