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出“低端锁定”——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出“低端锁定”——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构建指标遴选出位居"低端锁定"的12个行业,以此为基础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提出的假设。计量检验表明,FDI利润额、研发强度与市场需求的交互项对低端锁定的影响显著,结合突破低端锁定的潜力分析提出:(1)强调政策的公平性,政策制定不能因行业间的要素密集度而有所倾斜;(2)注重研发支出,以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作为突破"低端锁定"的内在动力;(3)重视需求侧管理,将市场需求的扩大作为破解"低端锁定"的外在推进剂。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端锁定 面板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116)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3CGL094)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630381)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2EYD0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开放课题(20120200-10;SK20140090-1)
【分类号】:F424;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国制造业的“低端锁定”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低端锁定”是指在全球价值网络条件下,跨国公司利用核心能力来约束中国企业的知识创造与企业能力的提升,进而导致中国企业在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位置。跨国公司在此国际分工中位居主导地位,中国企业只能获取较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鹏;赵玲;胡凯;;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实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年09期
2 王伟;基于企业基因重组理论的价值网络构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2期
3 赖磊;;全球价值链治理、知识转移与代工企业升级——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4期
4 汤碧;陈莉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10期
5 蒋雪梅;;全球价值链下中国通信制造业升级的实证分析——基于知识创新的视角[J];商业经济;2013年01期
6 时磊;;制造业技术“低端锁定”和升级困境的摆脱——Lucas“人力资本”模型的修正与深化[J];中国经济问题;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立茹;周煊;;企业价值网络文献综述及未来研究方向展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梁桂川;梁罡;;现代并购——轻资产并购[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3 罗亚运;原梅生;;发展休闲产业 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4 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5 曾铮,张亚斌;价值链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政策借鉴[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5期
6 余东华,芮明杰;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与企业边界变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7 陆伟刚;;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危机及实践含义: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8 卢福财;胡平波;;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低端锁定的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9 张玉明;朱昌松;;企业基因理论研究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陈岚;;价值链视角下福建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伟刚;;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危机及实践含义:基于企业网络的视角[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煊;;企业价值网络运作理念特征及组合价值模式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孟祥铭;隋欣;;应用物联网促进沈阳机电产品外贸转型发展探析[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4 周煊;;企业价值网络运作理念特征及组合价值模式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利钧;基于资源共享的价值网企业合作创造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鹏耀;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肖月强;基于价值星系的超企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朱廷柏;企业联盟内的组织间学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李钢;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演化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建军;分工和产业组织演进与优化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7 田西杰;基于资源观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8 李殿伟;基于价值网理论的电信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刘冠权;多主体需求驱动的区域虚拟企业结盟机制及其控制策略[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杨国兵;我国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美;企业网络组织协同动机与协同行为的关联性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涌泉;基于价值网络的IT服务外包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管廷华;连锁董事对企业集团决策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徐卫武;跨国公司外部化成长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彭丹丹;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垄断形式的虚拟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从静;企业边界的本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费嘉;兰州供水集团公司价值链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陈旭明;基于财务角度的企业基因重组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陈华;企业边界模糊化趋势及相关的组织形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邹颖;复杂价值网络建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永明;聂鸣;;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国外文献研究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曾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制探讨[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3 卓越;;全球价值链治理、升级与本土企业的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8期
4 许南;李建军;;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分析——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5 罗建兵;;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国内价值链构建[J];当代财经;2010年02期
6 陈伟达;张宇;;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潘悦;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加速升级换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6期
8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9 陈佳贵,王钦;中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9期
10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764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76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