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协同效应
发布时间:2017-09-14 16:16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协同效应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速度超过了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就业比重和增加值逐年攀升,其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热议。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中间产品的提供部门,不能脱离制造业而存在,同样制造业脱离了生产性服务业,其发展也将受到严重阻碍。然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位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对于二者空间布局的研究仍然较为薄弱,仅有的文献也只是独立考虑二者的区位的影响因素,对相互之间的协同定位作用研究甚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相互影响以及商务成本、城镇化率对二者空间分布的影响,着重探讨了劳动力价格、地价水平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教育水平、市场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通过对工业化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得出:工业化初期,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带动力量,生产性服务业以基础服务为主,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主要通过“内部供给”获得,二者空间分布相互影响微弱;工业化中期,在相互需求有限的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吸引作用有限,同时,工业化进程中的“挤出效应”使二者趋于分离,生产性服务业趋于向中心城区集聚,而制造业则远离生产性服务业向周边地区集聚;工业化后期,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二者空间上相互吸引。本文通过将湖南省的经济现状与工业化各时期的经济指标对比,发现湖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通过对湖南省2003-2012年数据的分析,得出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相互影响较弱,且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聚,而制造业向周边地区集聚,同理论预期相符。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工业化阶段 空间协同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9;F4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产业层面10-11
- 1.2.2 空间层面11-13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4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创新点14-16
- 第2章 产业间的协同定位理论与互动发展16-25
- 2.1 产业集聚理论16-17
- 2.1.1 资源禀赋促进产业集聚16
- 2.1.2 便捷的信息传递促进产业集聚16-17
- 2.1.3 优惠的区域政策促进产业集聚17
- 2.2 产业层面的互动机制17-19
- 2.2.1 基于社会分工的互动机制17
- 2.2.2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的互动机制17-18
- 2.2.3 基于生态群落视角的互动机制18-19
- 2.3 空间层面互动的理论基础19-21
- 2.3.1 二者空间上相互影响19
- 2.3.2 成本因素影响二者空间分布19-20
- 2.3.3 城镇化率影响协同定位效应20-21
- 2.4 不同工业化阶段的空间协同效应比较21-25
- 2.4.1 工业化初期的协同定位效应21-22
- 2.4.2 工业化中期的协同定位效应22-23
- 2.4.3 工业化后期的协同定位效应23-25
- 第3章 湖南省产业发展状况及空间协同效应分析25-33
- 3.1 湖南省经济发展状况25-27
- 3.2 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现状27-31
- 3.2.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27-28
- 3.2.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无序28-30
- 3.2.3 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30-31
- 3.3 湖南省两产业间空间协同效应分析31-33
- 第4章 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协同定位的实证分析33-40
- 4.1 变量的基本假设33
- 4.2 模型的设定33-34
- 4.3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34-36
- 4.3.1 变量的选取34-36
- 4.3.2 数据来源36
- 4.4 联立方程的识别36-37
- 4.5 回归方法的选取37
- 4.6 实证结果及解释37-40
- 第5章 政策建议40-44
- 5.1 创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良好环境40-41
- 5.1.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40
- 5.1.2 推进行业协会在市场中的作用40
- 5.1.3 提高城市化水平40-41
- 5.2 发展制造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41
- 5.2.1 发展高端制造业41
- 5.2.2 利用低人工成本吸引直接投资41
- 5.3 调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41-42
- 5.3.1 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42
- 5.3.2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42
- 5.4 合理规划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42-44
- 结论与展望44-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50
本文编号:851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85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