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国际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15 07:34

  本文关键词:国际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经验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 国际经验 产业关联度


【摘要】:近年来,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但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效率较低,物流业的发展不足以有效支撑制造业的发展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本研究针对中国的现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方面的差距,讨论了发达国家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的普遍经验,并对提升中国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水平提出了建议。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关键词】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 国际经验 产业关联度
【分类号】:F259.1;F414
【正文快照】: 2009年中国政府发布了“物流业振兴计划”,提倡推动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2014年又公布了“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制造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这表明,在政府层面上,中国加大力度促进物流业服务于制造业并以此提高制造业效率和绩效。然而,当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光艳;;德国物流业发展新趋势及经验借鉴[J];财经界;2012年12期

2 吕志胜;金雪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关联——基于美国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56期

3 张艳;苏秦;;中美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动态比较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11期

4 马永刚;;先进物流理念主导和先进物流技术支撑下的日本现代物流[J];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红艳;王健;;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周忠菲;;在沪台资生产性服务业分析及未来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12期

3 刘航;汤良;;黑龙江省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及波及效果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35期

4 周忠菲;;ECFA框架下两岸服务贸易合作新视角:以台资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例[J];台海研究;2014年01期

5 侯祥鹏;;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省际物流业发展比较——以物流大省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简晓彬;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魏力;X公司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物流服务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欧阳波;供应链环境下园艺产品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3 刘远;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李淑凡;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分析[D];辽宁大学;2014年

5 廖令;我国东中西部物流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6 李妮;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的集成体关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7 蒋莉莉;贵州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分析[D];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思贤;徐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结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2 邵扬;梁亮;张屹山;;基于投入产出的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代中强;;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4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5 程大中;陈宪;;上海生产者服务与消费者服务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6 蓝庆新;;世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及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02期

7 金凤花;李全喜;孙磐石;;基于场论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及聚类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07期

8 喻春娇;郑光凤;;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11期

9 汤晓莉;尚文英;苗长虹;;河南省产业关联能力变动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12期

10 周晓晔;高玉蓉;张丽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汝英;;山东德建——“1253”新思路联动[J];施工企业管理;2006年12期

2 章仁彪;王雁;;大学与城市互动:矛盾与对策分析——再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课题组;李桂华;;南京“保增长促转型”联动机制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4 ;放扶并举 配套联动[J];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03期

5 寻微;;“双联动”集聚发展能量[J];浦东开发;2005年09期

6 李芝山;;精细化管理的渐进式联动优化[J];中外企业家;2006年11期

7 韩艳红;周勤;朱红云;刘俊;;关于促进锡澄联动发展的研究[J];江苏商论;2007年01期

8 谢展雄;谢燕贤;刘玲;张新平;;“两网”监管部门联动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09期

9 李秉祥;王文燕;;建立我国节能与环保联动机制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2期

10 ;民生诉求:山东联动处置是个好办法[J];领导决策信息;2010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珏珏;;关于构建“区镇村片线联动外劳调解网络”的思考和初探[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2 闫更;;对实行科所联动,区域内综合执法一体化形式的探讨[A];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暨2001年度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汇编[C];2003年

3 高伯文;;东西联动合作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选择[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袁永友;龙伟;苏龙;;内外流通业“双向联动”促进中部经济转型的思考与对策[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李勃;;充分发挥基层分局在建立快速执法联动机制中的作用[A];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优秀论文选编(二○○三年度)[C];2003年

6 张权;;“四个”突出 助推“四抓” 实现“四化”联动 推动兴文发展[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何佳梅;宋为;贾跃千;张晓燕;;城市商旅联动发展的基础研究[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8 甘良淼;;以加快镇村联动建设推进城镇化[A];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道路——2013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3年

9 何佳梅;;我国城市商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探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永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论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武汉城市圈8+1联动机制启动[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通讯员 付凤潮 本报记者 张志何;市县联动成效大[N];中国邮政报;2003年

3 湘樟;建立集采机构 交流联动平台[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4 记者 齐静岩;用心架起联动桥 用爱建设新农村[N];佳木斯日报;2010年

5 ;“双联动”上调的不只低保金,还有困难户的信心[N];重庆日报;2011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林永俊 向松阳;上下联动破题 城乡统筹发展[N];南方日报;2012年

7 ;市领导深入各地开展镇村联动工作[N];宜春日报;2013年

8 记者 王杭徽 通讯员 俞沁远 应敏;“三外”联动助力秀洲开放发展[N];嘉兴日报;2013年

9 记者 马波 米哲;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突出重点率先突破 推动协同发展联动发展取得更大成效[N];天津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宋光茂;联动形成“大合唱”[N];人民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伟;我国联动司法机制的再思考[D];上海大学;2014年

2 赵敬华;职业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服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3 姚捷飞;小型实体母婴店跨产业价值链联动商业模式案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歆;煤热联动项目设计与可行性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王娟;城市商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鹏力;论东西部差距与东西联动[D];四川大学;2004年

7 张伟;甘肃省城乡经济联动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董云杰;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莫小坤;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邵美琴;汇率联动期权的定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55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855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f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