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研发、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7-09-18 17:28

  本文关键词:研发、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研发 出口 全要素生产率 联立方程模型 SLS


【摘要】:研发、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单方程模型会导致估计结果失效。本文通过三者间的互动机制分析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以中国工业企业2005-2007年微观数据为样本,就研发、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利用3SLS处理了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研发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出口与生产率、研发与出口之间都互为负效应,验证了中国工业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和加工贸易属性;研发与出口的交叉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研发投入能够削弱出口对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按出口规模分组的回归结果显示,非加工贸易企业的研发有利于出口,但出口会阻碍研发活动开展,体现了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的研发惰性。政策建议为,应转变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模式,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实现研发、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研发 出口 全要素生产率 联立方程模型 SLS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3GXS4D1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13YJC7901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DUT13RW304)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L2013039)
【分类号】:F425;F752.62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依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仅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而且遭遇了储蓄率和劳动力“红利”的瓶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从理论层面讲,研发和出口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兵;;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角度[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率——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3 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来自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1999~2003[J];管理世界;2009年12期

4 谢千里;罗斯基;张轶凡;;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5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2年01期

6 吴延兵;;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7 刘志彪;张杰;;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8 李春顶;;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J];世界经济;2010年07期

9 易靖韬;傅佳莎;;企业生产率与出口:浙江省企业层面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1年05期

10 钱学锋;王菊蓉;黄云湖;王胜;;出口与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出口学习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二子;刘海洋;谭飞;;出口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制造业企业2008年数据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周小玲;王雪梅;田明华;;环境规制对我国造纸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党琳静;;基于VAR模型的RCA与中国自主创新的经验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刘海洋;孔祥贞;;异质性生产率、货款回收与中国企业出口[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5 胡兵;张明;;加工贸易出口是否促进了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指数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1期

6 刘海洋;孔祥贞;汤二子;;基于微观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研究[J];财经科学;2012年04期

7 李姝;刘殿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8 邵敏;包群;;企业退出出口市场行为与企业的经营表现——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1期

9 王华;许和连;杨晶晶;;出口、异质性与企业生产率——来自中国企业层面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06期

10 施炳展;;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基于配对倍差法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飞翔;刘佳;黎开颜;;自主创新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换——基于机电产品出口数据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程大中;李晓易;李爽;;出口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3 彭中文;何新城;;空间集聚、技术溢出与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李宜静;;战略导向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创新的中介作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卢博科;唐清泉;;基于松弛投入产出的中国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陈勇兵;盛月;周世民;;生产补贴会促进企业出口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7 龚新蜀;顾成军;;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出口与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基于新疆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张海洋;;中国省际工业全要素R&D效率和影响因素:1999—2007[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C];2010年

9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10 孙灵燕;李荣林;;融资约束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参与吗?[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济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马汴京;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9 刘津汝;制度变迁下的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增长[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蔡济波;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本土生产型外贸企业升级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潘新茂;台湾TFT-LCD龙头厂商的R&D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春燕;我国创新活动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兆庭;山东省地区工业知识生产技术效率测算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周夏杰;开放型经济下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关联与外生冲击[D];浙江大学;2011年

9 钟时超;环境管制与企业成本变动趋势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韩先锋;中国R&D创新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昌;;工资、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1979-2009[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2 李春顶;尹翔硕;;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及其解释[J];财贸经济;2009年11期

3 陈媛媛;王海宁;;出口贸易、后向关联与全要素生产率[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4 胡国恒;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部门的二元结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6 赵家章;宗晓华;;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一个文献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3期

7 刘星;赵红;;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10期

8 李春顶;唐丁祥;;出口与企业生产率:新-新贸易理论下的我国数据检验(1997-2006年)[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9期

9 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10 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率——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煌;;提高生产率是促进小企业工资增长的关键[J];中国劳动;2013年11期

2 鲁开垠;;服务生产率:一个亟待开发的经济研究领域[J];经济纵横;1990年12期

3 冯海发;;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及增长模式[J];经济研究;1990年05期

4 张德霖;中国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1年05期

5 李京文;郑玉歆;;改革与中国生产率的国际研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10期

6 许昌平;方涛;;生产率差异和企业进入退出[J];生产力研究;2014年04期

7 金钰;;服务业生产率零增长之谜[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2期

8 肖光恩;刘秋慧;;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分析?——基于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9 霍杰;;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年08期

10 王业斌;陈鹏;;广西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78-2010[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2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星星;;中国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测度及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5 王玲;涂勤;;中国制造业外资生产率溢出的条件性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6 刘振娥;单传宝;;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成因分析——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韩中;;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石海平;;石景山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rtin S. Feldstein邋实习生 白杰;收入,生产率,哪个增长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实习生 赵方宇;绿色GDP时代,请精算“碳生产率”[N];文汇报;2009年

3 程海东;全球生产率增速:东风压倒西风[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嵇尚洲;立足于提高生产率水平推进城镇化[N];人民日报;2014年

5 ;中国经济再十年[N];解放日报;2011年

6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樊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主任);展望激流涌动的亚洲经济[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张军;中国经济再十年[N];经济观察报;2011年

8 徐翼;中国步入发达经济体还有距离[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郑江淮;中国的比较优势哪里来?[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中国竞争力提升之本[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天欢;产业生产率与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刘丹鹭;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黄苹;基于溢出源视角的R&D溢出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饶敏;高校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对研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田敏;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石慧;中国省际间农业生产率差异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薛莲;服务外包:制度环境与生产率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罗国亮;中国食品加工业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志文;服务生产率的测量与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孟薇;服务生产率视角下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瞿f3峰;服务业生产率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4 王海涛;我国服务企业服务生产率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年

5 熊瑞祥;干中学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D];湘潭大学;2012年

6 余嘉佳;中国分行业碳生产率的动态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4年

7 李程;生产性服务业FDI生产率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8 张进;我国施工劳动生产率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一力;生产率冲击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10 雒颖娜;东、中、西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6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876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1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