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预期寿命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效应
本文关键词:分段预期寿命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效应
【摘要】:文章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引入分段预期寿命,利用178个国家和地区的1981~2010年跨国面板数据,验证工作期与老年期预期寿命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期预期寿命对国民储蓄率有正向影响,而工作期预期寿命对国民储蓄率有负向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内预期寿命的延长,使中国国民储蓄率增加约6.53个百分点,其中老年期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国民储蓄率增加约7.46个百分点;工作期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国民储蓄率降低约0.93个百分点。随着中国预期寿命延长模式由工作期与老年期预期寿命共同主导向老年期预期寿命主导的转变,预期寿命延长对中国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沈阳大学工商学院;
【关键词】: 预期寿命 工作期 老年期 国民储蓄率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编号:11&ZD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R195;F832.22
【正文快照】: _、弓I言目前,世界各国出生人口预期寿命普遍呈延长的趋势。1950?1955年全球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为46.91岁,其中平均预期寿命低于40岁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27%,平均预期寿命高于60岁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占比不到29%;2010?2015年,全球平均出生人口预期寿命已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生龙;胡鞍钢;郎晓娟;;预期寿命与中国家庭储蓄[J];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2 范叙春;朱保华;;预期寿命增长、年龄结构改变与我国国民储蓄率[J];人口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孟鑫;高超;;浅析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对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北方经济;2012年22期
2 Il houng Lee;徐清军;Murtaza H.Syed;;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8期
3 李江波;;2012年老龄宏观经济学研究进展[J];老龄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4 刘生龙;郭炜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基于OECD与金砖四国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J];老龄科学研究;2013年07期
5 孟令国;王清;胡广;;二次人口红利视角下国民储蓄率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2013年05期
6 赵中华;梁媛;;心理收入差距、住房价格与居民储蓄率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4年03期
7 陈斌开;陈琳;谭安邦;;理解中国消费不足:基于文献的评述[J];世界经济;2014年07期
8 杨盼盼;马光荣;徐建炜;;理解中国2002~2008年的经常账户顺差扩大之谜[J];世界经济;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涛;婚姻推迟与性别比上升的经济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2 白凡;中国对外贸易差额与货币供给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晓夏;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对居民储蓄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3年
2 郑阿波罗;计划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3 王文杰;中国高储蓄率成因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4 许清;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1978-2012[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方皓然;预期寿命增长与人口结构转变的储蓄效应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4年
6 张玉春;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继军;;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储蓄效应[J];财经科学;2009年07期
2 刘长生;简玉峰;;寿命预期、教育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J];当代财经;2011年04期
3 沈坤荣;谢勇;;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1997~2008——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4 蒋云峗;;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国民储蓄的影响的代际分析[J];经济科学;2009年01期
5 张继海;臧旭恒;;寿命不确定与流动性约束下的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8年02期
6 保罗·舒尔茨;;人口结构和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及其对中国的意义[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7 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8 金烨;李宏彬;吴斌珍;;收入差距与社会地位寻求:一个高储蓄率的原因[J];经济学(季刊);2011年03期
9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10 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1028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02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