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改革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改革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单位】: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信用记录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建设,许多行业都处在体制内发展阶段。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其建立初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在其内部金融系统中存在着十分巨大的不良贷款隐患。不良贷款隐患的产生直接影响到整个金融行业的稳定,甚至还会在一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铁铸;贷款多元化与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上市银行经营风险和收益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2 李松国,张月飞;本利权衡和利益博弈下的行为选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机理剖析及其化解途径[J];金融论坛;2003年01期
3 孙琴月;;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王昌;何东霞;;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效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沈阳;冯望舒;;宏观经济变量与银行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基于宏观压力测试的分析[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08期
6 陈晓东;近年国内学术界关于资产证券化问题的研究综述——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之一[J];生产力研究;2004年02期
7 杨鹏鹏;袁治平;倪海江;;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与效率的因果检验[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王春霞;;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基于2002~2004年新增ST公司[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林;;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2 谢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3 邹新月;甄文真;赵永启;;羊群行为下商业银行的信贷传导机制[J];金融论坛;2011年10期
4 朱启铭;;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不可能性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04期
5 楼梦丹;陈婷;朱黎强;;MBS产品在我国的定价方法选择[J];当代经理人;2006年12期
6 杨洁;;政治控制、财政分权与国有银行信贷风险[J];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11期
7 陈茹;卢金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再研究——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J];南方金融;2010年12期
8 周越;;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4年04期
9 邓坤;;楼市博弈迷局中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基于VAR和t-Copula方法[J];财经科学;2014年11期
10 楼梦丹;陈婷;朱黎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定价模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晓钰;陈忠;吴圣佳;;控制我国银行业中道德风险的随机监督策略:一个博弈分析框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肖腊珍;陈琰;;中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水平与其绩效关系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D];南京大学;2011年
2 那铭洋;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朱盈盈;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效果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倪伟康;协同视角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商立平;商业银行的合约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晓易;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张勇;商业银行声誉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贺宁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产证券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赵国忠;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因及相关对策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丹;商业银行贷款多元化的绩效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金永祥;浙江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低的影响因素探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陈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肖红艳;引入相对技术效率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李晓霞;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对其收益及风险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于若阳;我国上市银行多元化经营效益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甄文真;基于羊群行为商业银行信贷传导效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8 曹丽娟;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李秋杰;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卓明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款率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放,李洪江;从渐进改革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9期
2 李华中;上市公司经营失败的预警系统研究[J];财经研究;2001年10期
3 迈耶·J·戈登,李曜;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J];财经研究;2003年08期
4 姜烨;金融支持、不良贷款与内生金融产权[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5 丁俊;对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效率的国内比较分析[J];金融论坛;2001年07期
6 陈敬学,李玲,杨文成;我国商业银行效率问题与改革策略透析[J];金融论坛;2004年12期
7 杨宝臣,刘铮,高春阳;商业银行有效性评价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8 朱南,卓贤,董屹;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与改革策略[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9 刘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分析[J];海南金融;2007年01期
10 张杰;注资与国有银行改革: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槐璋;商业银行效率导论[D];厦门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伟;;浅谈调整金融结构与促进不良贷款下降的关系[J];时代金融;2013年18期
2 洪建捷;;商业不良贷款小幅上扬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经济师;2013年08期
3 龙海阳;;我国不良贷款问题的解决路径系统性分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4 郑良芳;清收不良贷款的基本经验[J];济南金融;2001年09期
5 常敏;银行业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S2期
6 何艺辉,张奇;浅谈不良贷款的综合治理[J];福建金融;2002年12期
7 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解决不良贷款问题需要综合治理[J];海南金融;2002年07期
8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课题组;银行业不良贷款转化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陈兴明,祝杰;目前压缩不良贷款的主要难点及对策[J];西南金融;2002年11期
10 秦燕娟;对清收不良贷款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东浩;万显明;刘小芳;杨晓光;;数据挖掘在不良贷款处置中的应用[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剑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良贷款形成中的经理人行为视角[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嵩;交易服务商在中国不良贷款市场中的作用与实践[D];暨南大学;2005年
2 曹金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贷款类债权定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酒劭立;工行陕西分行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4 池云霞;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解析与对策选择[D];河北大学;2005年
5 李水平;建行长沙天心支行不良贷款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李淑英;山东农行不良贷款管理策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胡恩玲;不良贷款处置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
8 李亮;中国建设银行郑州直属支行不良贷款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9 刘雪霞;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处置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丽芬;假设清算法在不良贷款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33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03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