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货币、异化与社会转型——马克思的货币伦理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17 06:18

  本文关键词:货币、异化与社会转型——马克思的货币伦理思想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 资本 异化 社会转型


【摘要】:货币是商品等价物,可以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反映。货币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价值衡量体系,扩展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经济信用体系的形成。货币转化为资本后大大激发了人们的致富欲,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迅速瓦解了传统社会的伦理关系,消融了等级,促进了平等;改变了财富资源的分配占有方式,促进了扩张性社会结构的形成;建立了世界市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当然,货币、资本是把双刃剑,其文明一面与野蛮一面并存,伦理道德性与异化颠倒特性同在。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社会管理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货币 资本 异化 社会转型
【分类号】:F091.91;F820
【正文快照】: 货币无论是执行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货币、世界货币职能,还是采取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或者是转化为资本以新的历史形态出现,其实质都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反映采取了物的形式。一、货币的本质随着生产的发达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凤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现代性维度[J];创新;2012年01期

2 田鹏颖;;现代性问题的现代旨趣[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任端军;徐卫国;;关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研究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10年04期

4 尚会永;;技术变迁与企业演化——种基于企业史向度的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5 郑坚;;驯服现代化:对于城市文化的一种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童列春;;论身份正义的诉求与实现[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龙玉芝;;中国语境下对现代性的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对我们的启示[J];传承;2008年12期

8 高飞乐;高远;;新现代性论纲——探索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范式的一种中国话语[J];东南学术;2013年02期

9 董鹏;黄志红;;王朝周期律与传统农业社会之探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冯丽洁;;现代性的偏执——《启蒙辩证法》的生态文明理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默涵;孟庆伟;;生存论视域下的技术存在论初探[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2 王雅林;;“生活/生产”互构: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体系的再解读[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高飞乐;高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问题研究述论[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有奎;;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的内在关系探析[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方锡良;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程南;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永成;经济法人本主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杨长虹;实践批判的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陈宝;资本·现代性·人[D];复旦大学;2007年

8 刘昌寿;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方法及案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梅;马克思“资本主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敏;社会工程与现代性问题的消解[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万艳芬;汉阳舞高龙习俗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冬梅;现代性的哲学反思[D];新疆大学;2011年

5 梁艳利;对资本的批判性考察—兼论当代中国对资本的利用和驾驭[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6 元晋秋;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蕴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7 赵强;城市现代性:本质、问题与超越[D];苏州大学;2006年

8 荣光汉;伦理与法理: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二重性及其调适[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丁秀红;生命权问题的法哲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任士敏;共同富裕目标与贫富差距现实[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查明辉;西汉五铢钱铸造量问题之考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袁祖亮,延胜;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J];历史研究;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涛;;中国转向何方?——关于社会转型的理论综述[J];华商;2008年18期

2 王桂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现代化发展[J];企业导报;2009年11期

3 李保东;韩新宝;;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包桂芹;社会转型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探因及其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王亚云;社会转型及其价值观之嬗变[J];企业经济;2005年10期

6 王江燕;论社会转型中的民族凝聚力[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周高雄;;关于社会转型期会计职能定位的思考[J];学术研究;2007年02期

8 刘卫平;论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变革的社会效应[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9 何伟福;陈俊松;;历史上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社会转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林成福;社会转型期农民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西忠;;社会转型视阈中的就业基层导向——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视角[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传友;;社会转型期的体育失衡现象探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杨云珍;;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两党制的演变及其适应性分析[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新明;;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宇;市场经济下工作伦理的转型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妍;社会转型中的制度失效问题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殷娟;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现象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杨韶杰;美国现代广告业的兴起与社会消费1885-1929[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47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047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f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