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汇率变化对出口增长的微观作用机制——以中国制造业出口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07 15:03

  本文关键词:汇率变化对出口增长的微观作用机制——以中国制造业出口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贸易边际 企业异质性 人民币汇率 出口增长模式


【摘要】:基于Hummel和Klenow(2005)分解方法,利用2000~2010年间中国制造业对43个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数据,采用核密度作图揭示了若干典型事实:广延边际和价格边际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逐渐增加,集约边际和数量边际的影响十分有限。引入汇率因素扩展了一个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厘清了汇率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认为,汇率下降即出口国货币升值将对集约边际产生负效应,而对广延边际的影响无法确定。基于理论框架并考虑汇率及其滞后因素和波动性,考察了不同贸易成本对各贸易边际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汇率主要作用于集约边际,汇率滞后项则显著影响广延边际;汇率波动性显示出某种相反作用:一方面抑制集约边际,另一方面却促进广延边际。进一步探索汇率对中国不同贸易方式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升值促使加工贸易出口份额上升而其他贸易方式出口份额下降。这些结论的政策内涵将有助于调整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化解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风险。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观解构下的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模式研究——基于扩展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项目批准号:71173007)
【分类号】:F752.62;F83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十几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人民币国际支付地位逐步提升,汇率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国内外学者对汇率的影响机制分析大多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为研究对象,很少关注发展中国家,且国外关于汇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进口价格和CPI传递机制,而关于汇率对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学锋;熊平;;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2 陈勇兵;陈宇媚;周世民;;贸易成本、企业出口动态与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中国出口企业微观数据:2000—2005[J];经济学(季刊);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永峰;;异质性企业、区域贸易协定与中国出口贸易广度边际[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07期

2 范爱军;刘馨遥;;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3 印梅;王光伟;王敏;;基于ADL与ECM模型的出口供给弹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2年02期

4 施炳展;;金融发展提升贸易量的途径研究:跨国经验分析[J];经济经纬;2011年03期

5 项松林;;异质性企业、结构转型与稳定出口[J];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6 王飞;;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潘明韬;卫平;;中国的对外外包与出口——基于制造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问题;2012年05期

8 孙灵燕;李荣林;;融资约束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参与吗?[J];经济学(季刊);2012年01期

9 王永进;盛丹;施炳展;李坤望;;基础设施如何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J];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10 童锦治;赵川;孙健;;出口退税、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的一般均衡分析与中国的实证[J];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瑞荣;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陈军;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5 李军;企专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莫纯政;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解读[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周俊子;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陈晓华;产业出口复杂度演进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赵金亮;异质性视角下的出口与生产率:企业动因及行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陈丽静;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与贸易结构优化[D];浙江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炳展;;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2 马汴京;;头程运费、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12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1年04期

3 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4 潘向东,廖进中,赖明勇;经济制度安排、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影响机理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5 朱希伟;金祥荣;罗德明;;国内市场分割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扩张[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6 黄玖立;李坤望;;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7 钟昌标;;影响中国电子行业出口决定因素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8 刘志彪;张杰;;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9 易靖韬;;企业异质性、市场进入成本、技术溢出效应与出口参与决定[J];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10 钱学锋;熊平;;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兵;对一种出口退税设想的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0年06期

2 张亚芬;用好退税政策 扩大商品出口[J];经济论坛;2000年01期

3 金思,侯博;北京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探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04期

4 沈葳;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问题与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5 许丹松;;出口退税的逻辑误区[J];大经贸;2001年07期

6 柴国梁;;2001年我国石化产品出口分析[J];上海化工;2002年05期

7 张宝婷;出口退税操作实施的国际借鉴[J];税务研究;2002年04期

8 董峻 ,段世文;积极应对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J];乡镇经济;2002年08期

9 金红;密切关注对美出口走势[J];中国统计;2002年04期

10 刘小峰 ,王琨琳;对我国出口形势的分析与预测[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书兰;;出口退税新机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A];2004年对外经济财会论文选论文集[C];2004年

2 刘京平;;创汇型出口与盈利型出口[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3 赵玉珍;;应对金融危机,青岛市出口企业发展策略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4 徐金珍;;我省外贸出口形势分析及对策[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5 张跃莘;阎志军;;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及改革建议[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施炳展;;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7 孙灵燕;李荣林;;融资约束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参与吗?[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8 叶蓁;;政策扭曲与过度竞争:关于中国出口扩张的决定因素及其绩效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宋程丽;;论内外贸对接对广东出口企业的有利影响[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10 蔡苏文;于芳;;金融危机对青岛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探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啸波;今年出口增幅只有5%两大因素造成下滑[N];中国财经报;2001年

2 记者 颜晓岩 杜强 钟昱;出口退税新机制 精雕细刻为哪般[N];中国财经报;2005年

3 记者 何人民;汽车产品出口问题不少[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朱菲娜;调整出口退税莫操之过急[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朱菲娜;出口退税:为人民币减压而牺牲[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6 隆国强;谨防地方分担出口退税的负面影响[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7 记者 朱菲娜 实习记者 宋冰洁;前五个月北京手机出口增长148.9%[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程瑞华;从外贸出口增长看出口退税改革[N];金融时报;2004年

9 郑子轩 陈静;出口退税政策不得不调整[N];南方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张小军;2600家企业被取消出口资格[N];农资导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华;产业出口复杂度演进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卢姗;中国出口产品品质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3 邱启东;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及经济增长影响之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5 冯远;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刘振兴;异质性企业视角下的出口动态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沈丹阳;财政性出口促进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屠庆忠;对我国出口退税实践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龚向明;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出口增长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杨海余;中国出口增长贡献主体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景;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绩效评价[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2 李静;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广东外经贸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王敏;我国近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祁新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探析[D];东北大学 ;2008年

5 罗洪武;新一轮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对湖南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D];中南大学;2009年

6 许伟;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张东亮;出口退税政策下政府行为的优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刘树斌;中国汽车企业的出口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王建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效应分析及完善建议[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陈静;江西省出口退税管理改革初探[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2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152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4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