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个人信用支付产品存在的风险及应对建议
本文关键词:电商平台个人信用支付产品存在的风险及应对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 个人信用 金融消费 支付服务 风险隐患 银行信用卡 产品规范 征信系统 信用产品 免息期 信息安全
【摘要】:继小贷、担保、基金等业务后,国内电商又将纷纷涉足个人金融消费领域。以京东、阿里巴巴、苏宁为代表的三大电商平台分别推出京东"白条""花呗""任性付"等个人信用支付产品,向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先消费、后还款的线上信用支付服务。论文对电商推出的个人信用产品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最后提出促进电商个人信用支付产品规范发展的相关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铜陵市中心支行;
【分类号】:F832.2
【正文快照】: 电商平台典型信用支付产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线上信用支付产品发展提供了“窗口机遇期”,提供个人信用支付产品的机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部分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凭借其多年积累的海量客户信用信息以及线 上零售业优势,纷纷涉足个人消费金融领域。这其中以京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贤鹏 ,张杰 ,聂斌 ,万荣;关于构建个人信用系统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1年11期
2 胡法根;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J];现代商业银行;2001年07期
3 ;个人信用像只鸡[J];经理人;2001年06期
4 王朝萃 ,边绪奎;浅谈个人信用的作用及其完善[J];理论界;2002年05期
5 黄莉 ,韩树新 ,李国明;个人信用亟待“升级”[J];经济论坛;2002年18期
6 朱菲娜;;大刀阔斧还是小火慢炖?——为个人信用号一号脉[J];WTO经济导刊;2003年08期
7 孙健,周兆立,蒋甜甜;从国际经验看我国个人信用市场的构建[J];经济学动态;2003年06期
8 王玉珍;个人信用问题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3年04期
9 方杏清;关于加强个人信用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李斌;社会需要完善个人信用系统[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忠香;;浅议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A];创新与发展——山东省档案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档案学会第六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春明;;浅谈个人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现状以及改进方向[A];2003年烟草会计学论文选[C];2003年
3 陈新辉;丁娟娟;吴富锁;;消费者信用多准则模糊评估模型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4 李婷婷;帅理;周宗放;;遗传算法在个人信用组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艳;;论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中的隐私权保护对我国的启示[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6 宋一欣;;构建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吴兴杰;;信息不对称、个人信用与法律——以个人所得税与个人信贷为例展开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长波;看管好个人信用资料[N];烟台日报;2007年
2 中央财经大学 许进;完善个人信用 促进社会和谐[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沈朝明 路化云;个人信用:开发金融“新大陆”[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徐安屏;消费信贷呼唤个人信用档案[N];中国档案报;2003年
5 王琳;个人信用档案不能由银行单方面建立[N];商务时报;2008年
6 整理 记者 陈伟;个人信用查询须完善制度配套[N];经济参考报;2013年
7 姜萍 朱婕;市民越来越重视个人信用纪录[N];镇江日报;2013年
8 陈澍;370万上海市民有了“信用档案”[N];北京日报;2004年
9 黄建峰;谈个人信用体系与信用档案的建立[N];中国档案报;2001年
10 郑春仙;“个人信用档案”悄然走近[N];中国档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如良;我国个人信用及其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亚南;中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沈翠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龙;论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构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周丽;论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06年
3 赵菁;我国个人信用的博弈分析和体系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雷洪光;个人信用特性及制度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谢姗;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李刚;基于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朱幸之;区域性网络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D];中南大学;2002年
8 刘佳旭;论我国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的完善[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张锐坤;个人信用量表编制及社会信用现状调查[D];苏州大学;2014年
10 巩吉璋;决策树分类算法在银行个人信用评级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63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16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