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式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特征与监管边界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9 10:01

  本文关键词:中国式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特征与监管边界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影子银行 监管边界 金融自由化 金融抑制


【摘要】:随着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重要性不断增强,构建高效的影子银行监管框架成为宏观经济调控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其中科学界定监管边界是构建高效监管框架的前提条件。本文首先分析确定中国式影子银行内涵,并对影子银行两大类外延业务的具体运作模式和风险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各类业务运作中滋生期限错配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乃至系统性风险的具体环节。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影子银行监管措施的可继续完善之处,借鉴次贷危机后国际影子银行监管边界调整措施的启示,对调整我国影子银行监管边界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迅猛增长,《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4)》[1]指出,2013年底,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达到27万亿元,占银行业全部资产的比重约为19%,并且不断呈现品种多样化、与正规金融机构联系紧密化、规避监管专业化等特征。鉴于影子银行引发美国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成;郭明;张炜;;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边界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2期

2 杨谊;刘军;王刚;;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的反思和实践[J];金融与经济;2011年01期

3 李俊霞;刘军;;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评估与监管建议[J];经济学动态;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川波;安丽娟;;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基于激励相容理论视角[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2 刘骅;卢亚娟;;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集成评价与监测研究——后危机时代的新思考[J];财贸经济;2012年02期

3 张阳希;万幼清;;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风险监管[J];财会通讯;2015年05期

4 杨谊;刘军;王刚;;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的反思和实践[J];金融与经济;2011年01期

5 王家华;蔡则祥;;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传染与审计免疫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4年08期

6 姜骏;;论中国影子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J];金融法苑;2014年01期

7 郑涛;杨俊;;基于演化博弈的金融监管有效性判定[J];商业时代;2009年11期

8 林红;;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与建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年02期

9 张亦春;彭江;;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投资研究;2014年05期

10 王志国;;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创新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亚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政策的演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2 肖璞;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于菁;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4 韩洋;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小川;股指期货风险防范法律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柳;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2年

3 徐杰;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李梦晗;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5 荆文韬;《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6 李贞;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e,

本文编号:1203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203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