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相容性利益集团”缺失与日本对美国的金融败战

发布时间:2017-12-02 03:18

  本文关键词:“相容性利益集团”缺失与日本对美国的金融败战


  更多相关文章: 贸易保护 金融和汇率保护 议题关联 相容性利益集团 金融败战


【摘要】:战后以来,在日本经济强势崛起和自身经济相对衰落的强烈对比下,美国除了向日本频繁祭起贸易保护的大旗外,还在20世纪80年代找到了一种更为隐蔽、也更为强势的保护手段——金融和汇率保护。从贸易领域扩散和渗透到金融领域,是美国在对日经济外交中所使用的"议题关联战略",这一战略的运用是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国金融资本与国家力量的融合分不开的。若要认清这种战略的实质及日本对美金融败战的真相,我们需要了解美日金融战争幕后的利益集团政治。本文的重要结论是,"相容性利益集团"的缺失是日本对美金融败战的重要微观诱因。这带给中国的重要启示是:稳步有序地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以此培育和扩大中美两国间的相容性利益,为有效化解来自美国的金融外交压力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货币地理学视角下的人民币亚洲化研究”(12YJCGJW005)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际金融理论创新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2012FRTD02)
【分类号】:F833.13;F837.1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对于战后的日本而言,其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密切的双边外交关系就是日美关系。从政治和军事层面看,冷战格局下的美苏争霸、冷战后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多变,以及美国为遏制中国崛起而推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为日本营造了加入美国主导的东亚安全保障体系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强;;全要素生产率、政府支出与实际汇率的关系研究——基于亚洲国家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2 李俊久;姜默竹;;美国对华汇率外交中的利益集团政治[J];当代亚太;2014年04期

3 江涌;阮建平;;“日本奇迹”与“中国道路”——对中国GDP赶超日本的思考[J];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12期

4 李晓;李俊久;;美元体系内的东亚权力转移:性质及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11期

5 姜默竹;李俊久;;反思1980年代的美日货币谈判——结构性权力的视角[J];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03期

6 郑蔚;王思慧;;战后日本金融制度变迁与转型:一个制度金融学的考察[J];现代日本经济;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久;;东亚美元本位制的可持续性——基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7期

2 胡艺;罗芬;沈铭辉;;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对美国贸易再平衡战略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3 王达;刘天泽;;论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与互联网金融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李硕;姚凤阁;;日本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5 吴志明,姜昱;对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海南金融;2005年05期

6 李俊久;姜默竹;;美元本位制下的货币-金融依附[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7 银锋;张敏;;当代金融资本霸权确立的原因与条件——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银锋;;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金融资本全球化探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郑蔚;;银行制度、金融危机与政府干预——基于日本近现代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观察[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5期

10 丁祖煜;贺五一;;马歇尔计划与开放性国际经济秩序塑造[J];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鞠立新;;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与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中的若干剖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温丽娟;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艳红;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成因、影响与现实借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林婕;冷战后北约东扩与美欧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杨国庆;从亚洲金融危机看美国金融霸权[D];复旦大学;2007年

5 周慧来;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D];复旦大学;2009年

7 姜默竹;利益集团与美国汇率政策调整[D];吉林大学;2013年

8 付争;对外负债在美国金融霸权维系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3年

9 董彦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霸权政治[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晓雪;西方“正义战争论”评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白云真;全球政治经济中的跨国资本家阶层[D];山东大学;2005年

3 张适兆;次贷危机下的人民币国际化[D];吉林大学;2008年

4 殷佳;论美元霸权及中国的应对策略[D];山东大学;2009年

5 佟登青;新帝国主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6 马峥;从英磅到美元:国际货币霸权转移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7 张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J];当代亚太;2006年03期

2 马荣华;;相对政府支出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3 李晓;丁一兵;;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其对区域货币合作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3期

4 周叶菁;;利益集团与美国的国际货币政策——以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例[J];国际论坛;2009年01期

5 李晓;;东亚货币合作为何遭遇挫折?——兼论人民币国际化及其对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6 周方银;;中国崛起、东亚格局变迁与东亚秩序的发展方向[J];当代亚太;2012年05期

7 阎学通;;权力中心转移与国际体系转变[J];当代亚太;2012年06期

8 金灿荣;刘宣佑;黄达;;“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3年05期

9 李俊久;;东亚美元本位制的可持续性——基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7期

10 王巍巍;;霸权的联盟逻辑:理解中日博弈中的美国行为[J];东北亚论坛;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1243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243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