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3 08:13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和演化路径:一个理论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暨南大学》 2015年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邱鹏华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中国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中小企业和普通大众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获得更便捷的金融服务。P2P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关键部分,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然而,在P2P借贷平台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信用风险问题也在不断凸显,信用风险的聚集制约了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因此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进化的大课题,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此课题的研究多以P2P模式作为研究对象,缺少针对P2P借贷信用风险的案例分析。你我贷作为我国首批P2P平台综合评定A级企业,对其信用风险管理的剖析,对于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极具典型意义。本文将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与平台最新数据相结合,对P2P借贷平台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展开研究,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与特色。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展开。首先,从理论文献入手,总结国内外对P2P借贷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其次,对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背景与你我贷模式现状进行基本分析,并发掘其信用风险因素所在。再次,利用流程图法、故障树法、5W法、收入微观模拟等方法对平台信用风险辨识与评估进行讨论。最后,结合国外P2P行业在征信、监管等方面的先进做法,提出具备可操作性、可实践性的风险控制建议对策,包括完善立法、健全信用体系、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内控机制、加快技术发展与创新、加强监督管理等。相信对于进一步完善P2P模式下金融行业信贷融资体系建设,促进国内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有积极借鉴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24.6;F83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平;胡夏露;;P2P网络借贷:国际发展与中国实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万必能;;国内外P2P融资信用机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14年03期

3 戴建庭;债权让与制度比较研究——兼论对我国合同法中债权让与制度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4年08期

4 陈洪隽;我国信用制度、体系与管理的战略思考──温州经济变迁与中国信用经济的兴起[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02期

5 于立;吴绪亮;;试析反垄断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兼评布西罗塞《反垄断经济学手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6 尤瑞章;张晓霞;;P2P在线借贷的中外比较分析——兼论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0年03期

7 梁叔翔;;中外资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比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12期

8 张继欣;我国银行业担保贷款现存问题及其法律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4年06期

9 程庆红,谢阳群;宁波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及因素之实证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3期

10 葛立新;张国光;郭新强;;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和演化路径:一个理论分析[J];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邰宁;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雅;晏钢;;我国发展P2P网络信贷问题探究[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2 刘志标;;民营企业信用的经济学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3 周雷,吴兴旺;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4 李翠霞;闫兴旭;;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1年16期

5 牛江涛;田秋生;;当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信用经济本质剖析——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学暨政策思考之一[J];东北亚论坛;2009年04期

6 杨利华;;构建我国信用管理体系初探[J];当代经济;2006年07期

7 张智凡;;论债权二重让与的处理规则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8 徐淑娴;;我国信用卡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法制与社会;2011年11期

9 王阳;我国企业信用危机的根源及其治理[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10 刘斐文;;信息污染对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立;;中国反垄断经济学的研究进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汪争平;;中国信用制度的缺失与建设[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卢闯;;盈余质量与债务代理成本——兼论会计信息的公司治理作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戴新民;赵荣花;;企业信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2012)论文集[C];2012年

5 王聪;姜广旭;;航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探索与实践[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浅析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的监管之路[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祝健;;民间金融监管困境与出路[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8 杨炀;;P2P网络借贷法律风险与防范[A];法治常态,西部新态——第七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9 贾希凌;马秋萍;;浅析P2P网贷平台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对策[A];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年度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孙继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睿;信用评估与信用卡欺诈侦测的智能决策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为民;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与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殷琦;基于社会资本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曹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建筑业企业信用治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孙利国;面向风险投资评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王玉学;反垄断:西方社会的演进与中国的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田明君;非横向并购控制的经济学逻辑与反垄断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信用卡持卡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晶晶;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孟祥中;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煤矿企业安全诚信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要武;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雄;信用卡违约风险个人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琳洁;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信用卡信用风险及利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玉潮;论债权让与中债务人利益保护[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8 耿晨星;个人信用卡风险评估模型及解决方法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9 伍思思;电力行业的行政监管与反垄断规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陈正耀;A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的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丽霞;;我国现阶段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及控制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01期

2 刘文雅;晏钢;;我国发展P2P网络信贷问题探究[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3 陆宝益,倪波,郑建明;我国有关信息污染研究的进展[J];图书与情报;2000年03期

4 刘凯;;信息污染问题新说[J];图书与情报;2008年03期

5 虞晓芬,亓琳,王德光;澳洲住宅抵押贷款保险业务概况[J];保险研究;2001年04期

6 冯晶;个人购房抵押贷款的主动违约风险分析[J];财经科学;2001年01期

7 邱伟;构建我国信用体系的多方位思考[J];财经科学;2002年06期

8 张宏光;谢勇模;;P2P网络借贷平台与内生金融发展[J];银行家;2011年03期

9 施锡铨,张淼;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的博弈分析[J];财经研究;2002年10期

10 程艳林;庞燕;;网络信息污染的潜在危害[J];传媒观察;2008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永青;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攀;信用风险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李艳,陈德棉;信用风险管理新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年03期

3 李艳,陈德棉,郭平;信用风险管理新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7期

4 熊和平;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张茂荣;论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J];经济师;2004年11期

6 黄国平;;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新技术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电子化;2005年09期

7 白云,许冀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J];江苏商论;2005年07期

8 何宏庆;农信社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探讨[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S2期

9 方蔚华;;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10 仝宜;;信用衍生工具:发展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特区经济;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熊熊;张维;;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课题组;;从金融危机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3 李军;张云起;;VaR在营销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维;刘豹;王春峰;;金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证[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联民;[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2 ;[N];今日信息报;2008年

3 谷建敏;[N];中国财经报;2004年

4 唐毅亭;[N];金融时报;2004年

5 张光华;[N];金融时报;2004年

6 程硕、陆文军;[N];人民日报;2005年

7 陈晶晶;[N];国际商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陈琳琳;[N];国际商报;2006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温厉;[N];国际商报;2007年

10 记者  郑申;[N];金融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江涛;我国商业银行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全过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林昆三;次贷危机对大陆和台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2年

3 胡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汪世新;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博弈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5 赵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郭保民;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7 袁洪章;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张贵清;信用风险评级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严太华;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董积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贵州大学;2007年

2 吴琦;中国工商银行松原分行信用风险管理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赵忠智;判别分析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4 单新磊;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荆伟;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河南大学;2005年

6 张妮;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任健;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8 王涛;论我国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时晓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路恒光;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前沿与市场实践及其互动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和演化路径:一个理论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29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c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