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利率结构转换问题研究:基于银行间市场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31 18:08

  本文关键词:中国利率结构转换问题研究:基于银行间市场的实证分析 出处:《上海金融》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GARCH模型 利率 结构转换 银行间市场


【摘要】:利率结构转换是当前国内外利率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国内对利率结构研究所选用的利率指标只是局限于周数据。本文选用理论界被广泛应用的GARCH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日数据和周数据进行结构转换检验。实证研究的结果很好地证实了中国市场利率的确存在着利率结构转换现象,且随着中国利率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国利率的波动幅度逐渐减小,即中国利率水平的波动更加平衡。
[Abstract]:The conversion of interest rate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hot topics of interest rat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 but the interest rate index selected by domestic interest rate structure research is limited to the weekly data .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 that the interest rate structure conversion in China ' s interbank lending rate does exist , and the fluctuation of interest rate of China gradually decreases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 ' s interest rate system reform , that is , the fluctuation of interest rate level of China is more balanced .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
【分类号】:F822.0;F224
【正文快照】: 一、国内外研究回顾综观国外对利率动态行为的研究,大量的分析表明利率的动态行为确实存在着结构转换(regime-switching)效应。Hamilton(1989)首先提出了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的结构转换模型。此后结构转换模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EngelHamilton(1990),Ghy-sels(1994),Ga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晖,谢赤;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结构转换研究[J];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2 谢赤,吴雄伟;一个基于水平模型的利率结构转换模型[J];系统工程;2002年01期

3 朱世武,陈健恒;交易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4 徐小华;何佳;;利率期限结构中的货币政策信息[J];上海金融;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丽,刘新平;利率期限结构转换模型及实证分析[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2 周荣喜,邱菀华;基于多项式样条函数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实证比较[J];系统工程;2004年06期

3 邹辉;可变利率的寿险净保费计算模型的改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闵晓平;田澎;;基于B样条函数的上交所利率期限结构估计[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5 谢赤,陈晖;上海证券交易所R091国债回购利率行为的描述与分析[J];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6 陈晖,谢赤;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结构转换研究[J];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7 王新哲;周荣喜;;基于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分析[J];管理科学;2006年02期

8 林海;郑振龙;;利率期限结构研究述评[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9 朱世武,陈健恒;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实证检验与期限风险溢价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10 朱世武,李豫,董乐;交易所债券组合动态套期保值策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艳华;Copula理论及其在多变量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上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汪晓宇;内生货币、三角困境与中国货币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孟利锋;随机波动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焦志常;固定收益证券组合投资与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文刚;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晖;利率期限结构的最优估计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唐革榕;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拟合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樊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于建忠;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丽娟;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雄伟;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估记及其在利率行为描述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邓艺颖;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分析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王立;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吴云亚;国债收益率曲线及其波动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郭名媛;具有马尔可夫结构转换机制的波动模型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03年

6 李亮;利率自由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武汉大学;2004年

7 陈晖;基于极大似然法的利率模型估计与零息债券定价[D];湖南大学;2004年

8 张一平;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张祺;基于Markov体制转换模型的首次公开发行市场周期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钟羽;制度转换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构建与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赤,董华香;论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谢赤,吴雄伟;一个基于水平模型的利率结构转换模型[J];系统工程;2002年01期

3 周荣喜,邱菀华;基于多项式样条函数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实证比较[J];系统工程;2004年06期

4 洪永淼;林海;;中国市场利率动态研究——基于短期国债回购利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6年01期

5 朱世武,陈健恒;交易所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6 陈晖;谢赤;;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作用[J];求索;2006年06期

7 徐小华;何佳;;利率期限结构中的货币政策信息[J];上海金融;2007年01期

8 李和金,郑兴山,李湛;非参数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实证检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封思贤;;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年05期

10 刘灿,易璐;深沪两市国债收益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B-样条函数法[J];证券市场导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培沛;陈万千;;我国经济面临“流动性陷阱”的压力与机遇[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2 商勇;;中国国债回购利率波动率预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05期

3 王进勇;曹文彬;;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利率竞争的博弈分析[J];特区经济;2009年08期

4 木下智夫;;日本80年代的经历对中国的意义[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1期

5 木下智夫;;日本80年代的经历对中国的意义[J];发展;2010年02期

6 孙德轩;;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存款定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年05期

7 张丽;;基于费雪效应下的利率与物价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11年02期

8 陈翼;;封闭式基金交易收益率的ARCH效应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9 周宏山;李琪;;中国通货膨胀率及其波动关系分析[J];经济问题;2006年12期

10 罗林;;上海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振洋;金镝;;美元利率对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胡海鸥;改革深化要求“自由”取代“命令”[N];上海金融报;2009年

2 景学成;未来宏观调控在手段和策略上会有哪些变化[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黄穗诚 通讯员  卢慧明;关键在于发展市场化的直接融资[N];广东建设报;2006年

4 杨英杰;应适时转变政府干预型经济发展思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易宪容;加息与房地产泡沫[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闫立良;易纲:利率市场化条件日趋成熟[N];证券日报;2008年

7 甘肃省嘉峪关市副市长 夏凯旋;如何驾驭当前的经济形势[N];金融时报;2008年

8 戴磊;加息后的房地产市场:谁在担忧?[N];金融时报;2007年

9 中国建银投资证券 李少明;两大改革将对房地产业产生深远影响[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蔡臻欣;中金公司:高增长低通胀趋势未变[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肖建军;开放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决定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陈志斌;对冲基金流动性风险的计量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侯迎春;认股权证定价模型和方法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张运鹏;基于GARCH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李伟;基于金融波动模型的Copula函数建模与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潘婉彬;利率建模与模型估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王鹏;以利率为主的多目标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陈安全;中国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冯霞;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利率汇率联动风险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超;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2 陈晓娜;中国利率市场化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3 张民;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中的利率与汇率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李光英;利率市场化下银行危机的预警与防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姜俊杰;利率市场化必然性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李勇;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天津大学;2006年

7 郑尧天;我国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风险度量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8年

8 杨波;利率市场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8年

9 孙良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振东;股指期货推出对股市波动性影响探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0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360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