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过度自信与个人特征研究——基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数据
本文关键词:基金经理过度自信与个人特征研究——基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数据 出处:《上海金融》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基金经理 过度自信 换手率 团队管理 业债表现
【摘要】:本文以换手率作为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对我国2007年至2014年普通股票型基金经理过度自信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表明:(1)基金上期业绩表现优异会使基金经理在当期更容易表现出过度自信,而市场平均收益率对基金经理过度自信不具有显著性影响;(2)在基金上期表现优异的情况下,团队管理会导致基金经理过度自信更明显;(3)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年龄、任职基金数量与换手率呈负相关,说明缺乏经验的年轻基金经理更容易产生过度自信;(4)持有专业证书的基金经理由于专业素质高,发生过度自信可能性较低,性别、学历、是否有MBA学位这些因素对换手率无显著影响,不能很好地解释过度自信。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urnover rate as a measure of overconfide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verconfidence of ordinary equity fund managers from 2007 to 2014 in China.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fund in the previous period will make it easier for the fund manager to show overconfidence in the current period. However, the market average return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fund managers' overconfidence. 2) when the fund performed well in the previous period, the team management would lead to the fund manager overconfidence more obvious; (3) Fund manager's working experience, age, number of serving fund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urnover rate, indicating that young fund manager who is inexperienced is more prone to overconfidence; (4) the fund manager holding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urnover rate because of high professional quality, low probability of overconfidence, gender, education, and MBA degree. It doesn't explain overconfidence very well.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本文以基金经理为例,用过度自信来衡量基金经最有力的解释(De Bondt和Thaler,1985),因为过度自理是否能在投资中保持理性基于以下两个方面:首信的投资者倾向于交易过于频繁(Barber和Odean,先,过度自信是衡量一般人群非理性行为中应用最2000)。Jaffe和Winkler(1976)发现,交易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虎林;亚丽;;基金经理:鲜为人知的“钻领一族”[J];职业;2007年19期
2 ;《基民天下》第十讲 基金经理:走在遍布宝藏与荆棘的路上[J];股市动态分析;2007年49期
3 ;基金经理离职,投资者该何去何从?[J];股市动态分析;2008年09期
4 蒋兴;;基金经理的“基因”[J];大众理财顾问;2008年10期
5 钟恒;;当基金经理更换时……[J];资本市场;2009年01期
6 宁高宁;;危机没什么了不起[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09年01期
7 王蕊;;基金经理——业绩的重要一环[J];大众理财顾问;2009年02期
8 杨蓝蓝;;职业声誉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21期
9 彭文平;肖继辉;;基于基金经理更换的激励约束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12年08期
10 陈曦;;做分内的事——访北京中证恒远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基金经理张云涛[J];中国新时代;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肖继辉;张谦;;基金经理更换及其治理效应研究——来自开放式基金的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6卷第2期总第12期)[C];2013年
2 龚红;付强;;基金管理费激励契约对基金经理努力程度与风险选择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分论坛Ⅰ:期货投资顾问与基金经理论坛[A];第七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3年
4 何帆;;所有的泡沫都是一样的[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5 ;图片新闻[A];第八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4年
6 肖继辉;彭文平;;我国基金行业存在锦标赛效应吗?——来自开放式基金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鑫平;最新基金经理调查显示 多数基金经理持股积极[N];中国证券报;2004年
2 记者 易非;2004基金经理变动“路线图”[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记者 徐国杰;基金经理内涵一种全新解读[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江苏 苏越;基金经理 频繁跳槽利小弊大[N];中国证券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赵杰;基金经理态度转变:从“熊”快走了到“熊”才出来[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6 早报记者 肖莉;基金经理是这样诞生的[N];东方早报;2007年
7 早报记者 肖莉;基金经理这个班的那点事[N];东方早报;2007年
8 早报记者 肖莉;基金经理遭遇研究员“夺权”[N];东方早报;2007年
9 早报记者 肖莉;基金经理“持基计划”终上路[N];东方早报;2007年
10 张晓燕;身价背后:基金经理到底代表谁的利益?[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龚红;证券投资基金经理激励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赵骄;中国基金经理的不同激励模式与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聪;基金投资风格、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个人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4 王鹏;基金业绩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汤震宇;基金业绩持续性及其与资金流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武自强;市场周期、投资者行为与基金经理人风险持有行为演化[D];天津大学;2013年
7 杨宁;证券投资基金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郭文伟;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漂移及风格资产轮换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敏敏;基金经理更换对基金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李真;基金经理流动与基金业绩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彭聪;我国基金经理对基金业绩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林伟平;我国基金经理更换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包睿;我国基金经理更换与基金行为特征的实证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郑可成;基金经理的激励机制及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7年
7 戴鹏君;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基金经理风险选择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丁锋;我国基金经理更换与基金效益波动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杨春白雪;持基激励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郑杰;我国基金经理更换对基金绩效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90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39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