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配置绩效——基于产业链乘数效应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25

  本文关键词:金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配置绩效——基于产业链乘数效应的分析 出处:《探索》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资本 经济增长 产业链 乘数效应 配置绩效


【摘要】:在产业关联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链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测量各产业投资的乘数效应,剖析产业链的波及效应,探究金融资本通过产业链影响经济增长的一般路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资本在综合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能源基础产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消费零售业五大部门中具有较高的配置绩效。其中综合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能源基础产业和工业投资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消费零售业投资的直接效应相对较强,主要靠消费来拉动。这些测算为评价现行金融制度安排提供了量化依据,可为新时期优化金融资本结构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industrial chain i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industry correlation. The multiplier effect of each industry investment is measured by us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ipple effect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financial capital in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energy infrastructure,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storage, postal industry and consumer retail industry have higher allocation performance. Among them,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energy infrastructure industry and industrial investment have a strong multiplier effect; The direct effect of transportation, storage, post office and consumer retail investment is relatively strong, which mainly depends on consumption. These calculations provide a quantitative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 arrangements.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financial capital structure in the new period.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F124;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金融资本的形成规律最早是由马克思通过揭示货币经营资本的产生而间接地揭示出来的,其指出G-W-GM就是货币资本在流通领域所表现出来的运行规律[1]。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深入研究金融资本到底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由于金融资本的概念较为宏观,鲜有学者对其进行直接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2 李卓然;朱天星;李兴法;王昭;;我国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静态和动态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4期

3 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4 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2期

5 蒲勇健;晏国菀;;房地产行业对三次产业增长的贡献度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年07期

6 王国军,刘水杏;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7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8 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9 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1期

10 闫永涛;冯长春;宋增文;;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新释——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建筑经济;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燕;;产业技术升级、融资结构变迁与金融中介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张登德;;《富国策》著译者考释[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谢婷婷;;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新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4 张长有;;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农民养老保障方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5 方芳;;马克思世界历史性思想的公正维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王延涛;;廖仲恺的经济思想[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7 周章领;;生态危机的新变化及其对策探微[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厉以宁;美国边疆学派“安全活塞”理论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03期

9 周建波;;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的经济学解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李鲁欣;李玉江;;基于SPSS对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顾学宁;;当局者清——全球金融风暴、全球性经济危机与世界的未来、中国的作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赛依丁·赛里木江;;运用《资本论》观点正确认识全球金融危机[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延晶津;;《资本论》与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可持续发展探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开;;干预分配与扩大内需——后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鹏飞;郑江淮;;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韩庆祥;张艳涛;;马克思哲学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及其历史命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9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陈雪松;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7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成武;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域性差异及空间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徐敏;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于婷;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风险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构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林丽萍;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武威志;我国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许卫;浙江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吴玲;文化全球化影响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之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莉;温亚利;侯波;;我国林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效益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刘永发;把第三产业高度发展的空港城带入二十一世纪[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况伟大;;房地产业关联效应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05期

4 杨琳,李建伟;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上)[J];财贸经济;2002年02期

5 刘水杏;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关联度的国际比较[J];财贸经济;2004年04期

6 顾寒琳;谷国锋;李岩;顾可蓁;;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7 李悦,孔令丞;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研究——正确处理高级化和协调化的关系[J];当代财经;2002年01期

8 宋伟;杨卡;;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6年06期

9 杨细明;林业产值结构的关联分析与产值预测[J];福建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10 石志华;“九五”经济发展,谁主沉浮?——把住宅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J];中国房地产;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盖国凤;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淑红;杨宗政;蔡永卫;;甘肃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基于凯恩斯理论的运用[J];西部金融;2008年08期

2 叶建华;;消费券发放的经济效应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3 范文祥;;我国金融结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王国栋;;基础设施投资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J];思想战线;2006年04期

5 赵海云;;哪些部门促进了经济增长——部门经济增长与GDP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26期

6 戴子刚;腾红琴;;我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J];天府新论;2011年05期

7 毕军贤;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途径分析[J];城市问题;2002年04期

8 杨勇;;中国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卢永艳;杨晓华;;我国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J];统计与决策;2006年15期

10 张辑;胡春阳;;北京奥运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模型及测算[J];企业经济;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小平;王斌;王宏锐;;筹办奥运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4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高子建;;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状态空间模型[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蔡中华;刘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自然资本投资模型[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唐滔;;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建民;刘振娥;;流通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馥盛;经济增长和节约能源实现双赢[N];汕头日报;2010年

2 上海中期 经琢成;“扩路”旨在经济可持续发展[N];期货日报;2010年

3 张俊华 刘玉红;让经济增长充满“绿色”[N];通辽日报;2009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 刘世锦 金人庆 卢中原 课题协调人 余斌 本报告执笔 余斌 李建伟 陈昌盛 张立群;当前与2009年经济走势判断和政策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5 见习记者 徐欢;野村证券:中国将延续投资热潮[N];证券时报;2009年

6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博士 沈建光;工资上涨带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动力[N];上海证券报;2010年

7 记者 何显春;省建设厅开展中央投资污水垃圾设施项目自查工作[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8 胡梅娟 嵇哲;区域合作为经济增长添活力[N];中国改革报;2003年

9 ;追求经济增长要绷紧“节能减排”这根弦[N];江苏科技报;2007年

10 大江;增长是标 发展才是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7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8 曹栋;基于代际叠代模型的经济增长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陈国銮;迈向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5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6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洪艳;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8 程健;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路;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机理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包桂英;环境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5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05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1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