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股权分置改革的投资者保护效应:基于“法与金融”理论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8-01-11 22:21

  本文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的投资者保护效应:基于“法与金融”理论的实证检验 出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法与金融 股权分置改革 控制权转移 投资者保护 公告效应


【摘要】:股权分置改革对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积极作用。这一改革符合"法与金融"的基本原理,沪深两市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五年间发生的控制权转移事件为其提供了一个可靠样本,"法与金融"理论从控制权转移市场公告反应的角度,为投资者保护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Abstract]:The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perfect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which accord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aw and finance". The transfer of control right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during the five ye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provided a reliable sample. The theory of "law and fi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rol rights transfer market announcement reaction. It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investor protection effect.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2066) 四川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SKJC201007) 四川大学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项基金(SKQY201224)
【分类号】:F224;F832.51
【正文快照】: 一、文献回顾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特定背景下的特殊制度,曾被国内学者冠以不同称谓,如“二元股权结构”①、“股权分割”②、“证券市场分割”③等等,其基本特征是“上市公司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且非流通股东为控股股东”。关于股权分置的早期研究认为:这一制度造成了非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力,王汀汀,王震;中国A股上市公司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及其二元股权结构解释[J];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2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3 吴世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价值的理论分析[J];学术月刊;2005年02期

4 张维,邹高峰;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5 陈信元,陈冬华,时旭;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6 何诚颖;李翔;;股权分置改革、扩容预期及其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04期

7 阎大颖;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价值取向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建国;龙建成;;公司治理、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J];财经论丛;2006年05期

2 石桂峰,欧阳令南;高额现金股利、可转换债券融资与市场效率——基于西宁特钢的案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3 魏聃;王亚平;;可转换债券折价之谜的初步解释——波动率、流动性和增发折价[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4 张继袖;陆宇建;;控股股东、政府补助与盈余质量[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4期

5 刘怀珍,欧阳令南;中国上市公司效率悖论:提出与解读[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6 张人骥,刘春江;基于政策监管下的新股增发与股市波动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7 王征;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4期

8 龚凯颂;;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2期

9 高秋玲;;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实证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06年12期

10 王艳艳;于李胜;;法律环境、审计独立性与投资者保护[J];财贸经济;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宋力;许芳;;大股东私有收益、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行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人骥;刘春江;;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政策监管与股市波动[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邬展霞;王周伟;;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情绪、股票内在价值与IPO定价[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陶洄洄;应益荣;;上市公司并购方式的“路径依赖”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宇;;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股价效应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玉灿;魏峗;;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的股改长期效能研究——以中小板股票为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卫东;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和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郝利;农业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张荣武;财务治理效率论[D];湖南大学;2007年

4 覃斌;企业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的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杨定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爱凡;二元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李寿喜;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陈立泰;转型时期中国上市公司绩效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唐楚生;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赵海林;上市公司利益转移行为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洁;我国上市公司高派现行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P;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中国股市全收益率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3 徐则勇;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D];吉林大学;2005年

4 黄巍菁;上市公司选择现金股利的动因[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郭熙敏;我国A股市场增发新股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2005年

6 松蕾;新发行企业股票收益率、经营业绩研究及新发行因子的确认[D];清华大学;2004年

7 初国清;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告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李瑞;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彭朝晖;从投资价值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D];中南大学;2004年

10 范亚莉;我国证券市场现金股利分配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蛇,陈朝龙;股权分置改革的表决机制为何引发市场异常波动[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2 李春玲,王化成;家族性控股股东资本运营策略研究——对许荣茂家族套取上市公司收益的案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3 乔志城;刘丹;;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二阶委托代理框架的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2期

4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5 郝颖;刘星;林朝南;;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资本配置行为研究——基于控制权收益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6 李梦军,陆静;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信息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7 吴晓求;;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全流通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新变化[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8 杨记军,余元全;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的趋势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谢百三,陈霆;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现象剖析[J];当代财经;2001年10期

10 奉立城;许伟河;;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上市公司的超常收益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世香;;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旅游行业的实证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2期

2 于静;;股权分置改革、终极控制者和公司绩效[J];当代财经;2011年07期

3 臧卫国;;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司绩效——基于因子分析视角的实证检验[J];财会通讯;2011年24期

4 谢世清;邵宇平;;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市波动性与有效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5 孙隆;孙林;;股权制衡对于限制上市公司大股东“隧道挖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6 丁志国;徐德财;王渊;;我国证券市场信息调整路径的动态区间估计[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7 雷光勇;赵永辉;;市场反应、股价同步与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性[J];比较管理;2011年01期

8 柏连阳;高亚超;杨亦民;;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控制与公司绩效[J];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力;张玉春;;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变化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刘玉灿;魏峗;;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的股改长期效能研究——以中小板股票为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文锋;徐晓慧;吴冲锋;;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市场反应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满文;齐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代理成本动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海洋;;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的决定因素:一个理论模型[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幽然;李好好;;利用GARCH族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海股市的波动性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钧;;股权分置制度变革:基于维纳随机过程理论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安灵;;股权分置改革的长期价值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亮亮;黄国良;;金融发展、产权性质与银行贷款的治理效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李荣梅;倪筱楠;金秀玉;;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的影响[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晓卫;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睿;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市场微观结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锴;并购交易特征、股权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唐运舒;全流通进程中大股东侵害及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冯玲;不流动资产的定价与股权分置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许伟河;基于市场反应、内幕交易、流通股结构的股权分置改革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李京真;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杨华;沪深A股市场异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邵明波;法律保护、投资者选择与金融发展[D];复旦大学;2010年

10 万丛颖;基于代理冲突视角的股权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婕;股权分置改革的多方博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杜欢欢;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袁燕;股权激励实施的影响因素[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欢;后股权分置上市公司特征与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5 宋萌;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刘星;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陈胡青;公司治理与审计收费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张科丹;通过事件法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及其基本含义[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波;股权分置改革公告效应的事件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张金山;中国旅游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绩效效应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本文编号:1411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11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