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区域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 人民币区域化 引力模型 Probit模型 Logit模型 出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基本路径下,亚洲必然成为人民币区域化的首选地区,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同时人民币区域化在非洲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拥有广阔的前景。基于货币使用的引力模型,采用亚非国家相关数据对人民币区域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债务负担、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总额、地理距离等变量是影响人民币区域化的主要因素;引力模型效应对人民币在亚洲的周边化和区域化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对人民币在非洲的流通来说,各国债务负担则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引力模型效应不显著。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follows the basic path of peripheralization -region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sia is bound to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area of RMB regionalization, and already has a certain realistic found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gionalization of RMB has also made some progress in Africa, and has a broad prospect. Based on the gravity model of currency use.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gionalization of RMB by using the relevant data of Asian and African countries shows that the GDP per capita, debt burden and bilateral trade with China are total.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other variable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gionalization of RMB. The gravitational model effect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ircumference and regionalization of RMB in Asia. For the circulation of RMB in Africa, the debt burden is a more important factor, and the gravity model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金融系;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外汇储备的科学管理及运用战略问题研究”(12JZD027)
【分类号】:F832.6;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往来中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凸显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危机爆发后新的呼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钟阳;;亚洲市场中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基于边贸结算和货币互换的实证分析[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2 黄梅波;熊爱宗;;东亚经济冲击对称性分析与东亚货币合作[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9期
3 郝宇彪;田春生;;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基于制约因素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年11期
4 李稻葵;刘霖林;;人民币国际化:计量研究及政策分析[J];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5 李晓,李俊久,丁一兵;论人民币的亚洲化[J];世界经济;2004年02期
6 颜超;陈平;何尔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研究——基于国际货币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新金融;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玲;;国际货币竞争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博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阙澄宇;马斌;;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3 石建勋;钟建飞;李海英;;外部供需冲击视角下的东亚货币合作可行性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4 杨荣海;冉萍;;基于资本要素流动的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研究[J];财会月刊;2009年03期
5 杨荣海;宋毅;;基于经济周期角度的人民币与东盟货币合作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李黎明;尹兴中;;结算货币与证券市场的国际化[J];财政研究;2011年08期
7 李杰;;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当代经理人;2006年01期
8 赵春明;李小瑛;;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核心货币地位探析[J];当代亚太;2007年02期
9 冯维江;;国际货币权力的历史经验与“第三世界货币区”的可能性[J];当代亚太;2010年05期
10 钟阳;;亚洲市场中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基于边贸结算和货币互换的实证分析[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蔡薇;黄瑞玲;;从欧美债务危机透析人民币国际化[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素琴;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陈治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现领;美元锚的退出与人民币国际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姚晓东;基于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喻晓平;东亚货币合作:模式及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孙海霞;货币国际化条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吴晓芹;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乔臣;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龚秀国;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黄文青;东亚区域汇率协作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礼海;人民币国际化:前景与挑战[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郭玲;金融危机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路径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培莉;人民币国际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杨帆;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武召凯;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武雅娜;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沈宇;人民币国际化与贸易发展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田瑜;“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及影响因素探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X;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段胤君;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以及中国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何慧刚;;人民币国际化: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J];财经科学;2007年02期
3 张宇燕;张静春;;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J];当代亚太;2008年02期
4 胡定核,,程海泳;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J];发展论坛;1996年01期
5 韩立华;;东北亚地区能源竞争与合作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何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4期
7 何帆;张斌;张明;徐奇渊;郑联盛;;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现状、前景、问题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3期
8 李婧;解析人民币钉住美元制[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9 陶士贵;人民币区域化的初步构想[J];管理现代化;2002年05期
10 胡智,文启湘;人民币国际化模式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刘铮;[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记者 孙建耘;[N];金融时报;2011年
3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 陆前进;[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巴曙松;[N];证券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丰;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路径选择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举;区域贸易安排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结论的调适[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2 潘向东;廖进中;赖明勇;;进口国制度安排与高技术产品出口: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09期
3 王小梅;秦学志;;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4 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5 李淑贞;王君;;中国农产品出口: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6 孔炯炯;;基于引力模型的产品多样化与进口绩效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年05期
7 朱海霞;顾海英;;基于引力模型的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单文婷;杨捷;;引力模型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06年06期
9 邓梓瑶;;中国双边贸易战略——基于引力模型和面板数据的分析与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13期
10 孔炯炯;;出口产品多样化与贸易绩效——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何伟;;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2 王晨钟;;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解析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因变化[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3 黄涛;张明;覃东海;;东亚的贸易一体化模式:一个引力模型的验证[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海龙;;基于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地区城市圈辐射力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胡朝霞;澎涛;;基于变系数面板引力模型的两岸三地贸易关系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曹晨;刘心声;;Probit模型的M-H算法[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胡汉辉;杨煜;;广电系统再造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蔺涛;;反正切函数回归模型方法及其应用[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勇;重庆市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宋福根;基于模型整合的企业经营优化决策与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泓渊;民营企业FDI环境因素与引力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思婷;我国FDI流入和对外贸易关系的国别差异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旭;中俄贸易边界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余初亮;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5 马嵘;FDI对青岛市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周琼;中国对别国FDI挤占效应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7 石永慧;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周文智;基于引力模型的黑龙江省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9 姬锦霞;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文化贸易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许娟;基于引力模型的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7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5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