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探析
本文关键词: 外汇占款 货币供给 经济增长 物价水平 协整检验 出处:《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外汇储备状况发生了令人瞠目的变化。外汇占款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合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过去十年内中国外汇占款、货币供给、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变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外汇占款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乃至物价水平的变动。从协整检验结果来看,外汇占款与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关系,而与物价水平却呈现反向关系。中国需要通过增强外汇冲销干预的有效性、完善外汇管理体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有效措施,保持外汇占款的相对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Abstract]:After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s undergone eye-popping changes. How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s for 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issues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of scholars.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pplies 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other measurement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such as foreign currency occupation, money supply, economic growth, price level and so on in the past ten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e change of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 will cause the change of money supply, GDP growth and price level. From the result of cointegration tes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exchange occupation and money supply and economic growth. China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exchange sterilisation intervention, perfect the foreign exchange management system, adjust th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mbalance, and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market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and other effective measures to maintain the relative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growth of foreign exchang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
【分类号】:F224;F832.6;F124
【正文快照】: 一、中国的外汇占款及宏观经济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连年出现顺差积累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外汇占款数额也连年上升。2001年我国新增外汇占款仅为3 565亿元,截止2011年12月末,我国外汇占款余额达到了253 587亿元人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红,童恒庆,毛新娜;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变动[J];统计与决策;2005年20期
2 谢沛善;金融开放进程中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的调整[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3 岳意定;张璇;;我国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影响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勇;;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与流动性过剩:基于“三元悖论”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池启水;局部战争条件下中国外汇储备动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封潇;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货币政策运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李楠;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3 邓婷;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4 王吕;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张璇;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罗书嵘;经济开放度与中国货币政策效力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谢君;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刘澈;国际收支失衡对基础货币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刘艾;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曹伯龙;外汇储备与中国货币政策[J];经济科学;1999年06期
2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3 肖雯,周建中;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5年06期
4 杨胜刚,刘宗华;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供给的影响及政策分析[J];世界经济;2001年06期
5 赵平;货币供给内生性对中国当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思考[J];社科纵横;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思远;段秦汉;;我国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2 张林杰;;中国外汇占款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实证分析:2003~2010[J];时代金融;2011年14期
3 唐斯;;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4 ;经济学家樊纲指出: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能放松[J];现代经济信息;1994年06期
5 杨柳;李力;;货币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DSGE模型的数量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5期
6 樊荣;杨华;王仕宏;;中国货币状况指数的构建及其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检验[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8期
7 张杨;;引入内生因素的货币乘数论探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赖平耀;;消除套利动机才能遏住高房价[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28期
9 吴秀波;;房地产调控的重点在于消除形成泡沫的货币基础[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1年06期
10 秦兆伟;;预期货币效应与总需求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曹永琴;李泽祥;;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形成机理研究——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4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07年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四大任务[A];地市级投资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田素华;;东道国对国际资本流动冲销干预的国际经验[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6 黄蕾;孙楚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晓辉;范从来;;人民币最优汇率制度弹性的理论模型与经验估计——基于价格稳定视角的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邓映翎;;宏观调控中的金融机制[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9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贾秀岩;张念瑜;;宏观调控与通货膨胀[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蓁;因新增外汇占款投放的流动性已收回[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程瑞华;控制通胀仍是一项艰巨任务[N];金融时报;2008年
3 太平洋证券总裁助理 徐林;土地货币化推动货币供给高增长[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梁优彩;既要紧缩货币供给也要刺激消费需求[N];中国税务报;2007年
5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孙立坚;刺激内需亟须解决五大问题[N];湖北日报;2009年
6 亚军;工资上涨未必引发通胀[N];证券时报;2010年
7 曲地;用信贷政策“铁腕”调节固定资产投资[N];证券日报;2006年
8 季谭;宋国青:理解“涨价”[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记者 匡志勇;樊纲:美国经济或将“二次见底” 中国不必悲观[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丽娟;政策预期不稳易导致通胀预期不稳[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谈正达;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刘金叶;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作用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吴博;人民币有效汇率与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许忠;经济货币化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李浩;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海华;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若干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付一婷;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与传导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增长与波动[D];南开大学;2009年
10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薇;外汇储备来源结构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陈星宇;外汇占款增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及我国外汇冲销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刘艾;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4 刘红刚;货币供给量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虞兢珍;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肖赛君;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刘博;汇率、贸易顺差与我国货币供给关系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厚福宏;股票价格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许道林;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计量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佳婧;外汇占款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机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83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8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