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与FDI和研发资本存量对其影响探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面板数据 FDI研发资本存量 出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有很多前提假设,当这些假设被打破时,传统方法将出现很多问题。文章将基于1992-2008年我国28个省的面板数据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对FDI和研发资本存量对其影响进行计量分析。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measur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has many assumptions, when these assumptions are broken. There will be many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28 provinces from 1992 to 2008, this paper will measur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FDI and R & D capital stock on it.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24;F273.1;F83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是索洛剩余法。这种方法存在如下假设前提:生产函数的形式是已知的,经济主体的生产效率总是处于最佳水平,中性的技术改变,不变的规模报酬等。如果这些假设不成立,TFP测量将是有偏的(Coelli,1998)。由于该方法的限制,本文将基于中国28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淑一;田宝琴;朱富强;;广东省R&D对生产力的影响——基于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2 谢里;曹清峰;隋杨;;公共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3 李晓嘉;刘鹏;;中国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研究——基于1990-2007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J];经济与管理;2009年09期
4 杨剑波;;R&D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计量分析[J];经济经纬;2009年06期
5 许和连;亓朋;祝树金;;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12期
6 傅东平;;资源价格变化对我国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袁晓玲;张宝山;;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8 谢菲;尹宗成;;制度变迁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0—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1年03期
9 潘敏;;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与选择——基于面板数据的辽宁现代农业问题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4期
10 傅东平;;国际技术溢出与我国生产率的变化:基于FDI和进口渠道的研究[J];南方经济;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平生;陈建宝;;我国省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振娥;单传宝;;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成因分析——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杨杰;宋马林;;适度规模经营能否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4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祝志勇;罗刚平;;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6 米健;罗其友;;城郊型马铃薯生产函数、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差异[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7 洪银兴;;全要素生产率和集约增长[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8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张庆昌;;工资上涨、出口增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下降——基于1952—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马甜;;中国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结构调整对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杨勇;从全要素生产率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N];光明日报;2010年
2 孙喜保;“用工荒”引发的思考[N];西部法制报;2011年
3 记者 蒋菡;中国步入新的用工时代[N];工人日报;2011年
4 ;蔡f :中国版雁阵模型将会形成[N];中国经营报;2011年
5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陈诗一;“低碳转型”会导致经济减速吗[N];解放日报;2010年
6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陈诗一;“低碳转型”不会导致经济减速[N];西安日报;2010年
7 记者 罗序文;做一个好的现代化后来者[N];湖北日报;2009年
8 长江证券 李冒余 周金涛;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几个因素[N];证券时报;2009年
9 黄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多好[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10 记者 庞东梅;“用工荒”再现意味着什么?[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李星光;中国石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彩云;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徐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威;我国原料奶生产演变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石风光;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王欣;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高丽娜;产业空间集聚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军;河北省R&D活动溢出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倪强;基于随机前沿和随机森林法的沿海开发区发展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静静;跨国并购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朱金明;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公司估值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李淼;环境管制下北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许小雨;长三角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5 刘承宇;基于人力资本和能源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比较[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冬;金融中介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效应[D];西北大学;2010年
7 魏海静;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唐袁;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9 高国鹏;全要素生产率与内蒙古地区增长差异:1987-2007[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曾菊;泛珠三角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0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9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