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跨国银行发展与国家竞争力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4 19:57

  本文关键词: 跨国银行 国家竞争力 中国大型银行 国际化 出处:《外交学院》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学术界和决策层都十分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一门跨界综合学科,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国家竞争力有很强的解释力。目前虽然有不少专门研究国家竞争力的文献,但是将国家竞争力和跨国银行发展结合起来,从跨国银行视角分析国家竞争力的文献还比较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导。从金融视角审视国家竞争力,研究中国跨国银行发展与国家竞争力关系,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也是中国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较为完整地阐述国家竞争力理论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跨国银行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从跨国银行发展视角为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和对策支持。首先,本文综合各种观点,从不同纬度阐述了国家竞争力的内涵,指出国家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创造财富、提高生产力的国际竞争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优势和能力。从经济学、国际政治、管理学等学科视角对国家竞争力的理论演进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并对国家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进行较为系统地回顾,明确了金融因素在国家竞争力构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跨国银行对国家竞争力之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理论方面,一是分析当代国家竞争力中的金融因素;二是从多角度论证,指出跨国银行是金融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会对国家竞争力产生深刻影响。在实证方面,一是进行计量分析,根据相关数据和数学方法,用“灰色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金融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根据关联度结果,得出金融发展水平对一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有明显正向影响的结论;二是进行案例分析,根据相关史料,通过荷兰、英国、美国的跨国银行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关系的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跨国银行、金融业发展对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都证明了跨国银行发展对提升国家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再次,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国家竞争力短板,指出中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但非经济强国,跨国银行是中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短板。虽然近年来中资银行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推进国际化发展,在不少地方,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融入当地主流银行。但与一些全球性的跨国银行相比,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仍偏低。与国际大型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在全球布局、产品创新、产业资本引领、人民币国际化支持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最后,提出发展中国跨国银行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途径与建议,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跨国银行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二是以跨国银行提高中国货币竞争力;三是以跨国银行发展扩大中国制定国际金融规则的话语权;四是从国家战略上支持中国跨国银行发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和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选题、研究方法运用以及若干观点上尝试进行了一些创新。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management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ransnational ban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banks is still low . Compared with the large international banks , China ' s banks have a big gap in global distribution , product innovation , industry capital leading and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support . Finally ,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ways and suggestions to develop China ' s transnational bank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f,

本文编号:1491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91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