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基于修正变异系数法

发布时间:2018-02-07 09:13

  本文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生态环境 出处:《技术经济》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构建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修正变异系数法的综合评价模型。以辽宁省14个地市为对象,评价并分析了辽宁省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并提出改善其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建议。
[Abstract]:The multi-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constructed, 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modified vari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is established. The region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evaluated and analyzed by taking 14 cities of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object. And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improve its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证据理论的不完全信息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71201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创新产品扩散视角下的金融市场交叉关联网络演化及风险传染研究”(71371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投资者网络的金融创新产品扩散建模及应用研究”(71001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12BJY071)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转型时期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的条件及途径系统研究”(W2012055)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实现辽宁经济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战略思考及相关对策研究”(L12AJL007)
【分类号】:F8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马经;徐诺金;;广东区域金融生态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06年11期

2 胡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3 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4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5 汪祖杰;张轶峰;;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5期

6 陈雁云;刘晔;;江西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7 金欣雪;谢邦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4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炜,汪菁;建筑设计方案的属性综合评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2 吴穹;闫黎黎;;企业安全防范系统风险评价模式研究[J];安防科技;2010年10期

3 李东;;企业财产保险风险因素权重分析[J];安防科技;2011年09期

4 王万军;基于同异反AHP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熠;TOPSIS法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6 吕爱清;邱爱保;卞新民;陈路扬;杜国平;;江西食物时空波动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7 吕爱清;陈路扬;杜国平;邱爱保;;江西省各市粮食生产要素因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8 吕爱清;曾秋珍;邓小刚;王书玉;杨士杰;陈占葵;;基于因子分析的宜春市食物安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9 余文卿;;商业银行亲周期性与宏观经济波动:一个基于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解释[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10 邱爱保;邓小刚;吕爱清;;宜春市食物生产全要素相对生产率的测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渭济;孙瑶;孟毅;;湛江工业各部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琼;;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评估问题[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3 卢艳超;温卫宁;汪亚平;陈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工程造价评价指标模型[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年

4 孙巧利;寇纲;赵洪举;;基于熵权TOPSIS与动态综合评价方法的工业三废排放及其处置效果评估[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嘉敏;韩宝明;;智能运输系统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研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罗亚非;;我国中部六省和京、沪、粤区域技术创新绩效比较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王滨;周琼;郭玉娟;;北京市区域功能定位评价体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孔素然;梁宏英;;高等数学教学中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学生素质评价方法[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9 滕军;何春凯;;高层结构震后损伤的小波包分析模糊评价方法[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10 马洪波;陈光达;;机电耦合研究中测试因素耦合度计算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宝成;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张兰花;林权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龙传华;“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蕙萍;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浪;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陈勇;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蒋满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艳;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评价及保障路径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碧霞;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洋;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综合绩效分析及战略发展方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任中起;国家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卢新亮;建设工程招标中的投标企业信用风险评价[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时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赵蔚;基于社会网络的产业集成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申安来;网格环境下资源发现决策支持算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树凯;基于FAHP可信网络用户行为信任评估和决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9 姜洋;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尚炳新;品牌延伸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那洪生;刘希忠;黄丽新;;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金融;2007年03期

2 胡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3 贺朝晖;;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方法比较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4 沈炳熙;努力完善金融环境[J];金融研究;2004年07期

5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6 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7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8 陈述云;综合评价中指标的客观赋权方法[J];上海统计;1995年06期

9 胡滨;尹振涛;;基于法与金融学视角下的中国金融法治建设[J];西部金融;2008年09期

10 苏宁;“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J];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毅;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筱智,武胜利;西部大开发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J];西安金融;2000年03期

2 张凤超,袁清瑞;试论区域金融成长[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1期

3 黄华龙;对我国区域金融政策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2年01期

4 沈洪溥,周立群;国内区域金融控股体系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5 杨鼎美;区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J];农村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6 金雪军,田霖;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1978-2003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8期

7 张企元;;防化区域性金融风险 维护区域金融稳定[J];河北金融;2004年11期

8 张宗成 ,程明英;区域金融稳定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构想[J];甘肃金融;2005年07期

9 赵彦华;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金融稳定[J];理论学习;2005年09期

10 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运行绩效与金融稳定评估[J];华北金融;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汪祖杰;;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及其计量模型的构建[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涛;区域金融失调已成均衡发展重大阻碍[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曾会生;周小川:区域金融改革试点仍会常见[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构建安徽特色 区域金融体系[N];安徽经济报;2007年

4 记者  张文绩;“区域金融”大有可为[N];上海金融报;2006年

5 韩杨;亚行行长:维持区域金融稳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郭茹;央行上海总部:区域金融稳定重要性明显提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赵洋;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基层央行大有作为[N];金融时报;2012年

8 见习记者 樊永锋;城商行试水区域金融协作[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9 钟禾;国有银行跨区域金融服务大有可为[N];国际金融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谷秀军等;区域金融报告凸显央行强大调研能力[N];金融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松花;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与区域金融[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圣奎;中国区域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洪慈;东北区域金融阶段性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申俊华;基于多层次增长极的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孙玲;区域金融差异内在形成机制和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慕丽杰;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7 董金玲;江苏区域金融作用机制及发展差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田霖;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李军;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问题及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蒋瑞波;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区域金融成长差异[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吴秀利;我国区域金融政策的生态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君芬;我国区域金融的发展差异及空间效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蒋琴;构建我国基层央行区域金融稳定评估体系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严丽娟;广西区域金融产业成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孙悦;区域金融创新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7 卢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区域金融差异化[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杨颖;中部崛起的区域金融政策支持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李蕊;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统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裴志杰;对我国区域金融的风险及防范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4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94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7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