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集聚的动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8 04:53

  本文关键词: 金融集聚 规模经济 技术创新 知识外溢 出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金融集聚发展的动因是复杂多样的,也与金融本身的时间沿袭性和空间流动性有关。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从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可以揭示金融集聚的深层次机理。
[Abstract]:The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are complex and diverse, and also related to the time succession and spatial mobility of finance itself. Based on neoclassical economic growth theory and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from the macro economy, The three levels of meso-industry and micro-enterprises can reveal the deep-level mechanism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雨杰;;金融集聚成因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12年1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军;黄解宇;曹利军;;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2 林江鹏;黄永明;;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金融中心建设[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6期

3 刘红;;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J];上海金融;2008年06期

4 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2期

5 陈文锋;平瑛;;上海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8年10期

6 吴拥政;颜日初;;中部六省地级市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03期

7 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年06期

8 胡希宁,贾小立,杨平安;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青;吴娟;;论技术创新的企业集群效应[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2 郭璐瑶;;我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09期

3 郭璐瑶;;我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10期

4 王艳萍;国有大中型企业依靠科技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的对策及途径[J];生产力研究;2001年04期

5 覃志彪;秦远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产业集聚[J];经济师;2006年08期

6 杨峗;陈淑梅;;我国产业集群特点、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12期

7 闻虹;;试论成本领先战略在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6期

8 何永达;;内生视角下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研究——以造纸业为例[J];企业经济;2010年08期

9 易先桥;李晓琼;;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琼州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树林;戴兵;;基于CES模型的黑龙江省产业集聚效应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禄仕;王薇薇;;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与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久美;尹希果;;立足IPS的产业集聚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策略[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文竞;;银行保险的经济学基础及其业务运做模式评析[A];“竞争、合作与发展”保险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贺灿飞;朱彦刚;朱晟君;;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苏雪串;;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与世界城市的产业集聚[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勇;周振;;论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巴特;;“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重点和主流[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殷浩;;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殷浩;;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黄贤清 曹晓旺 记者 焦同帅;鄄城加快培育骨干企业步伐[N];菏泽日报;2009年

2 华轩忠;在技术创新上敢攀登 在竞争能力上争一流[N];江阴日报;2006年

3 通讯员 穆晓英 记者 贺耀堂;港城27项目入选省产业集聚创新项目库[N];连云港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汪中卫;怀宁扩权强镇壮大经济[N];安徽日报;2010年

5 管梅宝;峰江工业经济突破百亿元大关[N];台州日报;2006年

6 记者 车轮;我省推出技术创新强省富省实施方案[N];黑龙江日报;2010年

7 张国云;产业集聚:整合提升各类园区[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8 杨阳腾;罗湖合力打造“珠宝箱”[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袁东来;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N];九江日报;2011年

10 罗清启;中国家电应向技术创新区位转移[N];经济参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浩;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于珍;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3 沈能;技术创新的金融安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李卫东;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结构选择[D];厦门大学;2002年

6 杨晶晶;经济开放促进技术创新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子峰;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孟祥红;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测度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王齐;环境管制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徐平;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飞;重庆摩托车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优势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王东春;河北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思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许妮娅;论中国产业集聚的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4 方祥;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彦;中国省际财政竞争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连晓霞;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7 黄曼慧;“闽粤赣”经济区产业集聚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8 王守财;产业集聚过程中的金融聚集效应——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王雷;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10 陈亚华;技术创新的金融环境及其构建政策审思[D];东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5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45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2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