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认知异质性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基于创新战略中介作用的视角
本文选题:董事会 切入点:认知异质性 出处:《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文章以中国沪深两市2007~2010年86家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344个公司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创新战略中介作用的视角,运用分层多元回归技术实证考察了董事会认知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董事会职能背景异质性与创新战略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任期异质性与创新战略显著负相关,创新战略部分中介了董事会职能背景和任期异质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董事会认知异质性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经验研究成果,同时为在实践中优化董事会构成提供了决策依据。
[Abstract]: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is a key factor for the succes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data of 344 companies from 86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from 2007 to 2010 as the research sampl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innovation strategy.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heterogeneity of board of directors on enterprise value is investigated empirically by stratified multiple regression technology.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 that the heterogeneity of functional background of board of directors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novation strategy. The term heterogeneity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part medi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functional background and tenure heterogeneity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n the enterprise value. This study enriche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gnitive heterogeneity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enterprise value.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the decision basis for optimiz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n practice.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制度转型、战略选择与竞争优势源泉研究”(70872048)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董事会能力的企业投融资战略治理研究”(11JJD630005)
【分类号】:F276.44;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运国;刘雯;;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2 陈传明;孙俊华;;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多元化战略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5期
3 姜付秀;伊志宏;苏飞;黄磊;;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4 谢绚丽;赵胜利;;中小企业的董事会结构与战略选择——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1期
5 孙海法;姚振华;严茂胜;;高管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对纺织和信息技术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6期
6 陈忠卫;常极;;高管团队异质性、集体创新能力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9年09期
7 周建;任尚华;金媛媛;李小青;;董事会资本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守明;李杰;余光胜;;我国CEO任期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4期
2 李丹蒙;夏立军;;股权性质、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R&D强度[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3 王亮亮;王跃堂;杨志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开发支出及其经济后果[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4 蒲文燕;;研发费用、企业管理当局与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7期
5 杨蕾;;上市公司开发支出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19期
6 关瑞娣;;研究开发支出会计:美国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J];财会通讯;2009年27期
7 吕易;;管理防御下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03期
8 陈海声;王华宾;;高科技上市公司高管任期、经营绩效与研发投入的相关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0期
9 程倩;;上市公司高管任期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35期
10 梁光红;龚蜜;;企业过度投资国内外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11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芳;胡玉明;;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R&D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何威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兆国;刘永丽;何威风;;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罗党论;卢俏媚;;什么影响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泡沫?[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功富;叶忠明;许晓丽;;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胜强;;董事会规模对企业R&D投资行为的门槛效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战篪;李素银;;管理者自利与短视行为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的角度[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甄丽明;唐清泉;;管理层风险偏爱、报酬激励与企业R&D投入——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鲁倩;贾良定;;高管团队人口统计学特征、权力与企业多元化战略[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海法;姚振华;;高管团队研究:从资源整合到过程整合[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子峰;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田莉;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跃;连锁董事网络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多元化战略选择的视角[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娟;基于企业版主创新的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冯延超;政治关联成本与企业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李芸达;产权制度、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与投资效率[D];南京大学;2011年
8 章丽厚;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杜玉鹏;管理层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及其财务效应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吴江龙;CFO特征与职能效果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宝霞;股权激励与内部长期投资决策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路杨;高管团队特征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熊玮;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对公司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杜楠;企业社会资本对渠道权力与依赖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范巍;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及其风险控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诚诚;总经理任期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海萍;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胡振江;公司内部治理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海峰;最终控制权下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余晴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付秀;刘志彪;陆正飞;;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与收益波动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1期
2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3 蒋卫平;刘菁;;公司治理结构与多元化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4 雷红生;陈忠卫;;高管团队内情感冲突、企业家精神与公司成长性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8年02期
5 宋德舜;国有控股、最高决策者激励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3期
6 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7 丁重;张耀辉;;制度倾斜、低技术锁定与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1期
8 任兵,区玉辉,彭维刚;连锁董事、区域企业间连锁董事网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上海和广东两地2001年上市公司的实证考察[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9 姚俊,吕源,蓝海林;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10 贾良定;张君君;钱海燕;崔荣军;陈永霞;;企业多元化的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西方理论和中国企业认识的异同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何卫东;[N];证券时报;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放;韩晓明;张志强;;军工科研单位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航空计算技术;2006年03期
2 周芳富,李世聪;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推动经济持续增长[J];技术经济;2001年05期
3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举行2007年学术年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12期
4 彭福扬;湛江;姚静;;国家创新战略实施效果的生态化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4期
5 刘文东;张秀珍;;武汉餐饮业老字号企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基于“五芳斋”“四季美”的实证调研[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0期
6 高素英;赵曙明;田立法;;人力资本、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方炜;孙树栋;;新产品研发项目关键成功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不同的企业创新战略[J];科研管理;2007年05期
8 王登清;;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陈治光;;“十一五”北京科技重点实施“一二三四”创新战略——《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发布[J];科技潮;2007年01期
10 ;李学勇 中国创新战略与创新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湛江;;国家创新战略实施效果的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吴翠花;李万县;王新平;万威武;;基于自主创新战略的和谐社会科技系统发展机制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国家创新体系的三种模式[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于丽娟;;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博弈分析[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丽华;;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技术创新政策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杜寿平;;关于深化我省国有资产营运主体改革的思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3优秀论文集[C];2003年
7 李燕;韩伯棠;;知识产权保护、模仿与创新的演化博弈研究[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龙飞;;知识工作的知识创新含量测度与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琳;确立科学合理的城市创新战略[N];闽东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梅;靠标准创新展翼世界[N];中国质量报;2008年
3 记者 赵剑英;全力支持成员制定国家创新战略[N];经济日报;2009年
4 安有太;“乔尔玛”实施品牌创新战略[N];兵团日报(汉);2006年
5 峰文;中国高层建筑太阳能利用创新战略论坛在青岛举行[N];国际商报;2008年
6 山西省吕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瑞峰;实施创新战略 建设服务工程[N];中国质量报;2008年
7 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东庚;以“四个统一”为抓手 助推工商部门发展[N];南昌日报;2008年
8 记者 田雁;打造亮丽新县城[N];大同日报;2009年
9 培丽;“中国高层建筑太阳能利用创新战略论坛”顺利举行[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记者 王丽娟;城市创新是国家创新重要部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于晓红;上市公司行业环境、创新战略与资本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冉敏;衰退企业扭转战略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曹素璋;基于组织与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张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与提升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巫英;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重大风险动态分析和管理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丘;种业供应链运营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丘永和;房地产企业创新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魏州泉;以人为本的国有工程咨询业企业文化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刘飞;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秋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创新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庞思迪;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吴灵颖;贵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优势提升战略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7 陈晨;创新战略、企业绩效与资本结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杨晓妍;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合作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周爱明;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胜任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施鸿彪;XP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62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6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