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4 07:08

  本文选题:四川省 切入点:农村金融 出处:《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长达半个世纪,但是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间关系究竟如何至今仍无定论。毫无疑问,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本身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从2003-2014年连续十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均聚焦于我国的“三农”问题,这说明“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我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的实现。 四川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农业弱质性(生产周期长、供给调整滞后、产品差异小、风险大)问题依然存在,这无疑阻碍了四川省农村经济的增长。同时,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资金配置结构,金融的发展能够促进现代经济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增长显然离不开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在我国,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的相关文献也非常多,然而,具体针对某个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却相对较少。早在2004年,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基于我国整个国家这个宏观视角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相关关系的研究理论意义不大,原因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现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我国不同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选取四川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间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经济增长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以及财政支农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国内外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间关系现有的研究做了综述。本文借鉴了相关理论基础,考虑到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实证分析模型进行了改进,选取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以及财政支农支出四个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构建VAR实证分析模型,对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虽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两者间关系的研究非常多,但其关系如何仍充满争议,而诸多争议必然引导我们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理论界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供给主导”,一种是“需求遵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在发展早期,金融部门的扩张通过金融机构的产生与金融服务的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即“供给主导”型。在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这两者间关系属于“需求遵从”型,即经济增长诱致金融发展。在传统观念上,四川地区的农村经济处于不发达阶段,因此,其金融发展应该是“供给主导”型。而且,从政府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相关政策制定上也可以看出政府持相同观点。然而,目前的文献还缺乏对其做出严谨鉴别的研究。本文从四川省1980-2011年的相关实证结果看,农村经济增长引致金融发展,却符合“需求遵从”。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相关关系为何没有符合“供给主导”,而是符合“需求遵从”呢?带着这一困惑,本文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分析。 现实意义: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探寻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有助于决策层做出更好的金融制度安排,克服现存的制度障碍,更好的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解决“三农”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的健全与完善,只有不断的使用最新数据才能更深层次的探讨这两者间的关系,四川省的研究对于整个西部地区以及其他省份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具体研究内容: (1)理论分析。本部分包括对经济增长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以及财政支出理论三个部分的理论分析。经济增长理论目的在于研究促进或抑制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和规律,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依据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历程介绍了Harrod-Domar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针对经济发展以及金融体系两者间相互促进作用以及渠道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建立起有效金融体系及金融制度以促进经济增长,并通过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三大主流理论: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财政支出是指为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由财政部将筹集而来的财政收入向相关部门和行业进行支付和分配资金。财政支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实现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及发展。本文从以上理论分析出发,为后文中对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2)文献综述。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文献综述,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主要分成以下三类: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发展阻碍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间互不相关。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但是两者间的关系如何与研究角度、方法、经济体制、指标的选取口径以及区域性等问题高度相关。 (3)现状分析。本文对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做出分析。从四川省农业总产值、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析了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数据表明,四川省是经济大省,但却不是金融大省。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农村信贷、财政支农支出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从四川省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农业弱质性以及城乡二元经济分割等现象使得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弱化,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4)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农业总产值来反映农村经济增长,选取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以及财政支农支出四个指标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构建VAR实证分析模型,采用Eviews7.0软件依次做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从实证分析可知四川省农村经济增长将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农村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受阻,以及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资金外流现象。 (5)政策建议。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理论研究与实证结果研究,得出结论:四川省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间关系是“需求遵从”型,农村金融促进经济增长渠道受阻,金融市场存在资金外流现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四川省农村经济的增长。因此,本文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以及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两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 (1)从长期来看,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间存在相关关系。从短期来看,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需求遵从”,即经济的增长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而农村金融发展却不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2)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在短期内并不能引起农村经济的显著增长,但其在长期内对经济的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仅靠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应提高农村经济、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3)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支农功能较弱,农村资金存在外流现象,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相互促进通道受阻。 创新之处: 第一,本文选取四川省这个特定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丰富了理论界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以往学者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往往基于整个国家这个宏观视角,针对某个特定的区域或者某个特定的省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第二,本文选取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以及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不再以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这个单一的指标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状况。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品种逐渐丰富,农村实际金融资产将大于名义金融资产,这直接导致金融相关率指标的计算可能出现系统性误差。因此,本文基于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农村发展规模、结构以及效率来综合评价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 第三,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农业的弱质性,本文引入了财政支农支出这个新指标。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自然灾害的频繁侵袭使得农业的弱质性问题更加严峻,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四川省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故本文选定财政支农支出指标使得对这两者间的关系研究更加全面。 第四,理论界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供给主导”,一种是“需求遵从”。从本文的实证结果来看,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间关系是“需求遵从”型,这与传统研究结果不一致。 不足之处: 由于本文的学识水平有限以及数据搜集的难度,本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目前我国并没有对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两个指标的官方统计数据,因此,本文参考以往学者处理方法,用金融机构农业存款余额与农户储蓄存款之和估算农村存款,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与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之和估算农村贷款,这两个指标的估算可能会对实证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农村金融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但由于非正规金融机构相关数据获取的难度较大,因此本文忽略了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也可能对本文的研究结论产生影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35;F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年08期

2 赵洪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1年11期

3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4 张建波;杨国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李焕彰,钱忠好;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8期



本文编号:1564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64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0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