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
本文关键词: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恩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卷
第8期CHINA
POIrtJLATION.蚴URCES
AND
Dl、,Ⅱ10l呱踟
V01.20No.82010
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
刘
倩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北京100081)
摘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的挑战,经济增长方式从“鸯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中。碳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加速助推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低碳繁荣的实现。本文将碳金融定义为包括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三方面内容的有机整体。并分别对其深刻内涵与丰富实践进行深入解析与系统总结。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布局碳金融,迎接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金融产业机遇。节能减排目标硬约束和资金需求在客观上也要求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碳金融体系与之相适应。借鉴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实践经验,本文提出,我国应以建立全方位的碳金融政策体系、多元化的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多层次的碳金融体系为目标。引导金融业的全面、深度参与,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并分散风险,为我国低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交易市场;碳金融中圈分类号1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l∞(加lO)鹏一0064—06
doi:10.35u,9/j.ism.1002—2104.加10.憾.012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
外,还包括非资金融通活动,如规避风险的金融衍生交易,分散风险和弥补损失的保险活动等。Sonia
White
I.山tt和R.R.
《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济、技术、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国际气候
制度已经形成并处于不断演化的进程中。2009年年末,
2007年出版的《碳金融:气候变化的金融对策》是全
球第一本系统阐述碳金融的专著,广泛而深刻地探讨了气
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带给全球产业体系和金融机构的挑战。气候变化是影响社会财富、资源供给、能源价格和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对金融业的信贷、投资决策和风险定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碳金融在全球的加速发展,不仅仅来自于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私营部门协调解决全球环境
问题的需要,也是产业部门应对管制风险、安全风险以及
全球对气候与环境问题关注度随着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节能减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的加速过程已非任何单方面因素可以阻碍。碳金融作为低碳化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构建完善的碳金融体系也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支柱。由于金融业在实体经济中拥有广泛的利益相关基础,因此碳金融的崛起将对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助推人类经济体新一轮低碳繁
荣。本文系统研究了受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因素驱
保险、再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
构应对企业形象、法律、竞争风险的需要【1J。
碳金融杂志(Carbo.FinanceMagazine)将碳金融概括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market
solutions
to
climate
动,全球在碳交易市场、碳金融组织机构、各国政策支持与引导三个方面的多层次创新,希望通过碳金融体系整体分析对我国在后哥本哈根时代积极探索碳金融体系建立与深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cImnge)。从具体内容来看,,碳金融包含了市场、机构、产
品、服务、政策等一系列不可分割的要素,这些要素创新性
地构成了低碳经济的碳金融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与灾害管理三重目标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可以说,碳金融的应运而生,使低碳经济加速扩展到全球经济的各个脉络,因此,碳金融被誉为低碳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
1碳金融的产生与释义
以金融市场为依托所进行的金融活动,除资金融通
收稿日期:2010—03—27
作者简介:刘倩。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消费。
通讯作者:王遥,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资本市场。
64
本文关键词:碳金融全球布局与中国的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