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对中国银行业存款结构的影响
本文选题:存款保险 切入点:中国银行业 出处:《金融论坛》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美国和日本的经验,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是否会引发存款"搬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制度环境设计。加入"业务密度"和"存款保险预期"两个概念的实证分析显示,在当前中国存款者的银行选择决策模式下,单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虽然会有利于各类商业银行的存款数量提高,却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款份额提高,进而不利于实现银行业公平竞争。因此,在积极进行存款保险制度自身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对配套制度的建设,如建立过渡银行制度,加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要求,定期发布商业银行风险情况解读报告等。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It is considered that whether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will lead to deposit "moving" depends to a great extent on the design of externa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two concepts of "business density" and "deposit insurance expectation" shows that, Under the current decision-making mode of depositors in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s beneficial to the increase of deposit quantity of all kinds of commercial banks, but i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ncrease of deposit share of urban commercial banks and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actively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we should not neglect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system,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nsitional banking system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ommercial banks. Regular release of commercial bank risk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port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1;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智;;论存款保险与中小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广西党史;2006年12期
2 何平;从日本的"支付"解禁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条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2期
3 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4 陈雯静;;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化发展探析[J];金融经济;2012年10期
5 张杰;国有银行的存差:逻辑与性质[J];金融研究;2003年06期
6 何平;李静婷;;论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功能和作用——以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政策转换为中心[J];教学与研究;2014年01期
7 饶育蕾;王攀;;媒体关注度对新股表现的影响——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J];财务与金融;2010年03期
8 王学超;陈伟忠;;投资者情绪影响因子及代理变量的路径分析——基于预期分析的角度[J];投资研究;2013年06期
9 陈志刚;;从中小银行发展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改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琰霖;;网络空间证券信息内涵的计量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王玉英;;存款保险制度由“隐”到“显”变革的博弈分析——基于大银行与中小银行间的公平竞争视角[J];财经论丛;2008年05期
3 冉光和;刘世香;;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流动性过剩机理与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4 伍志文,鞠方,赵细英;我国银行存差扩大成因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4期
5 梁红玉;姚益龙;宁吉安;;媒体监督、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J];财经研究;2012年07期
6 郑路航;;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2年12期
7 李焰;秦义虎;;媒体监督、声誉机制与独立董事辞职行为[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8 权小锋;吴世农;;媒体关注的治理效应及其治理机制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9 肖洪广,肖小勇;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与商业银行经营战略选择[J];金融论坛;2005年06期
10 卢碧;;研究盈余管理的新途径——基于媒体治理的视角[J];财政监督;2012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德明;;媒体具有治理功能么?——基于审计视角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罗宏;张玮倩;;媒体报道对高管薪酬的管制作用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连福;刘丽颖;;管理者声誉研究述评[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杨德明;;媒体具有治理功能么?——基于审计视角的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杨德明;陆正飞;罗党论;;货币政策、媒体监督与关系型债务融资[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建平;;媒体监督、声誉机制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罗进辉;黄震;李莉;席夏菲;;明星独董也是“花瓶”吗? 双重代理成本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戴金平;金永军;刘斌;;资本监管、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9 汪洋;;我国金融机构的存差:历史沿革和含义变化[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3期(总第25期)[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建辉;银行监督与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正勇;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赵世阔;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文宏;中国银行业税收效应与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4年
5 邓俊锋;银行公共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张跃文;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7 姚海明;中国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与效率[D];苏州大学;2005年
8 曹鸿涛;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何风隽;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李军农;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先进;国家信用担保及其退出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分析[D];湘潭大学;2011年
2 邱丽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3 张福民;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创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邱明月;DoD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唐正科;转轨经济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成因的二重性及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线文;论西部银行业发展的逻辑与次序[D];西北大学;2004年
7 蔡燕华;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与银行存贷差额[D];苏州大学;2004年
8 肖海霞;非对称信息与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资产的防范[D];四川大学;2004年
9 李静;美日存款保险制度比较与启示[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艳琴;对中国商业银行流转税制改革的探讨[D];武汉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彦;;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危机中为何失灵[J];银行家;2009年03期
2 李晓华;肖飞;;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探讨[J];银行家;2009年08期
3 姜继娇;杨乃定;王良;董铁牛;;“上证”A股市场情绪的关键影响因素[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4 曾凡银,冯宗宪;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与路径选择[J];财贸经济;2001年02期
5 潘艳红;;经验与借鉴: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问题银行识别与处理机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6 丁志杰;欧美中小银行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意义[J];金融论坛;2002年04期
7 杨阳;万迪f ;;不同市态下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收益波动的异化现象——基于上证股市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0年01期
8 刘勤;;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的发展创新[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9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10 郑志刚;;法律外制度的公司治理角色——一个文献综述[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薛斐;基于情绪的投资者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韩泽县;投资者情绪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孙碧波;基于学习行为的噪声交易者情绪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梁丽珍;投资者情绪、流动性与资产收益[D];厦门大学;2008年
5 于全辉;投资者情绪与证券市场价格互动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恒斌,卓文松;我国银行的监管与存款保险[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05期
2 林志远;设立银行存款保险的设想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3 ;各国存款保险体系的制度安排[J];银行家;2003年01期
4 张锐;存款保险:为银行的明天买单[J];改革与理论;2003年03期
5 邓红霞,崔建华;存款保险与银行业稳定性分析[J];经济科学;2003年04期
6 张霞;银保联合——存款保险新思路[J];北方经贸;2003年12期
7 梁媛;存款保险中的时间不一致问题[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姜秀昶;建立我国存款保险体系的思路及措施[J];济南金融;2004年08期
9 张梦;存款保险渐行渐近[J];西部论丛;2004年12期
10 里里;存款保险制,亟待引入中国的金融保护网[J];投资北京;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朱中云;;银行挤兑与存款保险的博弈分析[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2 ;第二十三章 数量经济学在存款保险中的应用以及对我国的借鉴[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3 贺瑛;;中国存款保险定价模型[A];2002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家辉;;存款保障制度在澳门的发展[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5 牛玉钦;;对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必要性的思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谷艳华;薛凤英;刘喜波;;存款保险定价模型的比较研究[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勇;杨松;;析商业银行破产立法相关之理念更新及制度安排[A];金融法学家(第一辑)[C];2009年
8 巫云仙;李震亚;龚秀敏;韩莉;;从美日银行破产分析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化玮 卫青;存款保险制渐行渐近[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惠超 黄杰峰;让存款保险远离银行道德风险[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魏璇;央行新设机构:存款保险处[N];财经时报;2005年
4 毛小红;我国存款保险的制度设计[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主持人:白鹏 特邀嘉宾:农行江西抚州分行 张立华 农行上海分行 王世雄 工行山东临清市支行 张子越 人民银行湖南永州中心支行 黎和贵 银监会河南安阳监管分局 魏普;现阶段国有银行需要存款保险吗?[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6 主持人 白鹏;有了存款保险就“保险”了吗?[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7 宋芳秀;构建存款保险制[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记者 郭凤琳;存款保险初步框架浮出水面[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王一琳;存款保险基金或负债运营20年[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唐昆 吴慧;存款保险条例年底出台 四大行不纳入声音渐高[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卉;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朱中云;不对称信息下存款保险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孙晓琳;基于责任承担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金迎;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之功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杨谊;基于官方监管、市场约束和存款保险相互关系的银行监管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杨汝亭;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8 欧朝敏;银行业竞争对单个银行和银行体系稳定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9 袁宜;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凤;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林玲;我国存款保险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杨静;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李锦诚;论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钟翔;存款保险道德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6 周倩;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建议[D];山东大学;2014年
7 陈效中;存款保险定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陈晓娟;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雷振宁;试论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功能[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邹英杰;基于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0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0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