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机理分析:2001-2010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 切入点:目标 出处:《经济研究》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对2001—2010年10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的实现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10年间尽管发生了3次幅度较高的物价上涨,但它们均非由货币政策较宽松引致。因此,在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货币政策有效防止了由于货币发行过多所引致的严重通货膨胀发生;中间目标数量逐步向"新增贷款"等指标收敛,显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目标趋于成熟。要进一步完善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需要解决好三方面问题:一是以CPI中的非食品类指数走势为稳定物价和保持币值稳定的基本政策抓手;二是按照交易货币和储藏货币各自的特性,重新调整货币口径;三是逐步将人民币汇率纳入中间目标的调控范畴。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the final and intermediate objective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during the decade 2001-2010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three high price increases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monetary policy has effectively prevented the occurrence of serious inflation caused by the excessive issuance of money. The number of intermediate targets gradually converges to indicators such as "new loans". It shows that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regul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ends to matur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control in China, thre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first, the trend of non-food index in CPI is stable. The basic policy of price and currency stability; The second is to readjust the currency calib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ng currency and the reserve currency, and the third is to gradually bring the RMB exchange rate into the control scope of the intermediate targe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项目批准号:09&ZD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王国刚
【分类号】:F822.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波克,朱云高;资本账户开放研究:一种基于内外均衡的分析框架[J];上海金融;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柯;;货币的政治逻辑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J];欧洲研究;2011年04期
2 王素琴;;中国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3 贺静;对央行本次加息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前沿;2005年05期
4 张振华;;我国货币政策与中介目标选择[J];青海金融;2006年06期
5 罗铮;;斯蒂格利茨的货币经济学理论评价[J];求索;2009年02期
6 王彦林;;企业如何在“风暴”中独善其身[J];企业导报;2009年03期
7 徐胜;;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货币政策取向[J];企业家天地;2005年02期
8 张曦;谢云山;;从预期角度理解通货膨胀目标制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J];企业研究;2010年08期
9 李健;;渐进改革视野下金融体制与货币运行机制的关联[J];改革;2008年04期
10 封北麟;;金融危机中政府注资的国际经验及政策设计[J];改革;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蔡洋萍;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6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8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9 白雪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金融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春丽;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利率微调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云婷;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我国货币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刘鹏超;关于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问题的探讨[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颜丽芳;中国“双顺差”的可维持性及改善对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吕小锋;利率规则在我国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韦亚婷;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仁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星;泰勒规则在我国的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10年
8 陈静;货币政策透明度及其中国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孙文迪;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对股价指数波动影响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冯晓;货币政策工具规则及其在我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姚枝仲,张亚斌;中国资本项目的变化及其宏观影响[J];世界经济;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芮;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目标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王淑贤;国有资本经营目标的合理配组[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4期
3 连永安;物业管理公司理财目标和内容[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毛佳,
本文编号:1613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1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