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倾向差异、要素收入分配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本文选题:储蓄 切入点:收入分配 出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储蓄率、要素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三个典型事实。本文构建一个非平衡增长模型表明这三者是一个自洽的系统,存在相互制约和矫正关系。在我国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储蓄倾向不同与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背景下,高储蓄会出现两个相反地影响产业结构的动力。一方面,高储蓄转化的高投资更多体现为工业品,阻碍了服务业发展,同时,高储蓄导致的低消费使得恩格尔效应无法发挥作用,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高储蓄导致高投资,推动了资本深化,这又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变迁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储蓄率和要素收入分配。文章证明这个系统存在一个广义平衡增长路径。
[Abstract]:High savings rat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factor income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three typical fact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ere are mutual restriction and correction rela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tendency of saving of labor income and capital incom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abor income, high savings will have two opposite influences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one h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 savings into high investment is more embodied as industrial product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low consumption caused by high savings makes the Engel effect ineffective and hinders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high savings lead to high investment. In turn,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ffects the social savings rat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factor income. This paper proves that the system has a broad balanced growth path.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适宜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视角”(14JGA0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高速增长阶段收入分配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14AZD019)的资助
【分类号】:F126;F121.3;F83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坤望;冯冰;;对外贸易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省际工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1期
2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3 唐东波;;全球化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劳资议价能力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1年08期
4 翁媛媛;高汝熹;饶文军;;中国高储蓄率部门特征、成因及对策[J];经济学家;2010年03期
5 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6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7 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8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9 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10 黄先海;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2期
2 王浩;;河南省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3 李星;陶田;;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罗云开;申睿波;;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5 安铁通;;管理劳动:价值创造及财富分配[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6 翁小丹;江悠悠;李茂琴;;论发展保险业与缓解当前流动性过剩[J];保险研究;2007年12期
7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殷剑峰;;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J];保险研究;2008年01期
8 王秀模;李研妮;刘茜;;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与政策取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屈路;;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原因的深层思考——基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10 闫坤;鄢晓发;;Frugality and overspending:sources of Sino-U.S.economic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超;;超金融化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具体劳动分配与金融资本分配的维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丛屹;闫亚玲;;劳动要素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6 张长生;;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基于“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实施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的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志国;;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开;论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6 戴劲;和谐社会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磊;劳动者收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8 丁鸣杰;基于企业高储蓄的分析谈扩大消费问题[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董挺;经常账户顺差调节政策有效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王静;河北省国民收入分配实证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小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就业效应分析——对全国、地区及行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2 罗小兰;;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J];财贸研究;2007年04期
3 姜磊;王昭凤;;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4 李雪筠;建立正常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J];财政研究;2003年06期
5 邵景安;魏朝富;谢德体;;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流转的农户解释:对重庆不同经济类型区七个村的调查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6 刘林平;万向东;张永宏;;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7 郑志国;;中国企业利润侵蚀工资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1期
8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2期
9 胡晓鹏,刘继广,张目纲;转型期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3年06期
10 信卫平;;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最低工资标准[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蔡f ;[N];文汇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起静;试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J];经济师;2000年05期
2 郭国峰;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10期
3 侯志阳,戴双兴;城乡居民二元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企业经济;2001年08期
4 何为;浅论调整产业结构[J];企业经济;2001年12期
5 贝瑜;试论山西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6 滕月;产业结构升级既要“抓大”又要“扶小”[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7 周叔莲,王伟光;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11期
8 周勤;“藕”状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张茜;我国产业结构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J];经济与管理;2001年09期
10 朱应皋,吴美华;西部产业结构再调整的政策支持[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少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王晶;;一种基于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控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孙利杰;;廊坊市加强“两个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冯铖;;“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发展廊坊特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丛苓;;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企业领导者影响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张立群;邓晶;;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测算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邱英汉;;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知识化转换中的政府职能探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清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政策[A];《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何诚颖;;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的调整[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10 赵彦云;程红莉;付文静;;首都产业结构高端化研究——基于与韩国、日本的比较[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严明;如何调整好产业结构[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记者 阎锐;转变观念 推进水果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N];河北日报;2000年
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N];河北日报;2005年
4 李悦;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经济日报;2005年
5 李日;产业结构:山西上市公司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6 王晓荣 兰昆琴;伊旗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7 田学斌 梁彦洲;我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王晴;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N];江阴日报;2006年
9 记者 马赛;上海产业结构要围着“四个中心”转[N];联合时报;2007年
10 丁力;通过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N];南方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贺丹;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汪朝阳;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江洪;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雪松;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9 刘开华;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10 曹亚军;服务业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廖荣俊;基于信息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韩成;延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D];延边大学;2001年
5 牟力波;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王元颖;制度创新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新征;浙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8 史玉杰;利润率诱导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雪娇;基于金融支持的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0 崔志刚;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16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1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