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通货紧缩压力
本文选题:通货紧缩 切入点:物价涨幅 出处:《中国金融》2015年03期
【摘要】:正2015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缓中趋降、降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有效需求总体上仍将显露疲态,价格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未来全面通货紧缩的风险2015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缓中趋降、降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有效需求总体上仍将显露疲态,价格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预计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C P I涨幅将继续小幅走低,落在1.5%~2.5%这一较低区间内,工业品价格指数P P I转正更是遥遥无期,其涨幅将落在-1.5%~2.5%这一区间内,全面通货紧缩的风险不断加大。促使2015年物价涨幅进一步回
[Abstract]:In 2015, China's economy will show a slow and moderate decline, a moderate decline, a steady growth trend, and a steady and progressive growth trend. Overall, the effective demand will still show fatigue. The risk of comprehensive deflation in the future in 2015 will be a gradual and moderate decline, a moderate downward trend, a steady and steady growth trend, and an overall fatigue of effective demand. The price operation is under great downward pressure.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increase in household consumer prices will continue to decline slightly in 2015, falling within the lower range of 1.5% or 2.5%, and that the industrial product price index P Pi is far from turning positive. The increase will fall within the range of -1.5% or 2.5%, and the risk of total deflation is increasing. This will lead to a further return of price increases in 2015.
【作者单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分类号】:F8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化解通货紧缩的建议[J];商业经济文荟;2000年02期
2 郭祥焰,郭永隽;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对策探讨[J];特区经济;2000年10期
3 陈耿;从投资低效益看通货紧缩之成因[J];投资研究;2000年05期
4 王远鸿;对2000年通货紧缩走势的判断[J];中国物价;2000年01期
5 陆满平;对通货紧缩概念的界定[J];中国物价;2000年03期
6 江三良;试论“通货紧缩”[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梁謇,张华;试论两类通货紧缩的长期化趋势、内在机制与治理对策[J];北方论丛;2000年03期
8 黄河睿;浅析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9 陈元刚;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对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骆志芳;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对策[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钢明;;通货紧缩来临,还是放松货币化解?[A];2005年夏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期)[C];2005年
2 ;第三十五章 通货紧缩的成因[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3 杨文豫;王娜;;解决我国通货紧缩的几点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杨哲英;林木西;;综合治理通货紧缩的理性思考[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5 张桂文;;治理通货紧缩的宏观调控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6 沈国言;吴剑华;;试论中唐通货紧缩的社会根源[A];钱币文论特辑(第二辑)[C];1993年
7 刘明;;试析通货紧缩期间的利率政策[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8 宋国青;;通货紧缩阴云散去 汇率调整机会再来[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9 杜军;;费雪负债-通货紧缩理论在日本的政策实践[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景学成;;治理通货紧缩,预防经济过热 调整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增长[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胡鞍钢;通货紧缩是我国宏观经济的“顽敌”[N];经济参考报;2002年
2 胡鞍钢;中国不是引发全球性通货紧缩的祸根[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彭兴韵;中国可能出现"好"的通货紧缩[N];上海证券报;2005年
4 ;日本可能很快宣布走出通货紧缩[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胡月晓;通货紧缩或将持续两年[N];中国证券报;2008年
6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通货紧缩的国际比较与分析[N];金融时报;2009年
7 仲大军;中国是否发生了“通货紧缩”?[N];中国工商报;2000年
8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董辅y=;通货紧缩为何没有引起经济负增长[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9 ;治理通货紧缩要多管齐下[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姚闻;警惕通货紧缩阴霾[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田秋生;中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王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朱军勇;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春雷;通货紧缩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管涛;经济全球化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国权;通货紧缩时期我国国债政策经济效应及边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王顺华;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景f,
本文编号:1695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69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