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影子银行 切入点:信用创造VAR分析 出处:《山东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几年,许多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于影子银行的极大的兴趣,各国开始意识到影子银行体系的快速膨胀会对本国的金融体系产生无法预估的影响,而且其发展速度难以掌控,于是纷纷开始结合本国实际出台自己的监管法律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影子银行作为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派生结果,是在传统商业银行追求产品与服务创新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不容忽视。各国金融专业人士多年研究分析发现影子银行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出如此大的破坏力,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信用创造作用,而一旦信用链出现断裂,危机就会出现。本文的主旨就是通过明确界定影子银行定义,分析国外影子银行组成部分以及其运作方式,了解国外如何对影子银行开展风险防控与监管来分析国内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的作用。全文通过对影子银行的概念的介绍和国内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现状的分析,引出对于国内影子银行各组成部分的信用创造的作用的分析。将国内影子银行系统拆分成银行表外业务系统、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系统和广泛的民间金融系统三大类的影子银行产品,对其规模进行了统计,并从中抽取了不同类别的银行理财产品分别分析了它们信用创造的过程,最终选取了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资产规模、私募基金规模和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这四类典型的影子银行产品,对代表国内信用总量的国内的货币供给量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观察不同的影子银行产品的信用创造的能力,然后通过对方差分解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这几种不同的影子银行产品对货币供给量的贡献程度,在文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从法律角度、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国际合作等四方面对影子银行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outbreak of financial crisis in many countries has aroused great interest in shadow banking. Countries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that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will have an unpredictable impact on their financial systems.And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is so difficult to control that they have begun to tighten their shadow banking regula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ir own actual regulatory laws.Shadow banking, as a deriva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i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product and service innovation in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It has its positive side, but it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m can not be ignored.Financial professional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studied and analyzed for many years and found that the reason why shadow banking can produce such a destructive force in the world is, in the final analysis, because it has a strong credit creation function, and once the credit chain breaks,A crisis will aris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omponents of foreign shadow banking and its operation through defining the definition of shadow banking.To understand how to carry out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of shadow bank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to analyze the role of credit creation in domestic shadow banking system.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shadow banking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n China, this paper draws 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he credit creation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shadow banking in China.The domestic shadow banking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of shadow banking products, which are the banking off-balance sheet business system, the non-deposit financial institution system and the extensive private financial system.An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banking financial products a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their credit creation. Finally, the bank financial products, trust assets scale are selected.The size of private equity funds and the size of money market funds are four kinds of typical shadow banking products.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omestic money supply which represents the total amount of domestic credit, and to observe the credit creation ability of different shadow banking products.Then, 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variance decomposition, we get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different shadow banking products to the money supply.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e legal point of view, financial institutions,Four aspects of financial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shadow banking supervision.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3;F2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春;;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辨析[J];海南金融;2012年06期
2 陈伟;刘明;林琳;;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模式与风险探讨[J];现代金融;2012年07期
3 ;解构中国影子银行[J];资本市场;2013年04期
4 刘满平;;科学对待影子银行[J];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04期
5 张菲菲;;“影子银行”连累银行理财 规范透明是发展正途[J];中国金融家;2013年02期
6 李婷;;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及监管[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5期
7 张雄杰;;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研究[J];商;2013年10期
8 袁齐;;中国式影子银行监管的新思维[J];吉林金融研究;2013年05期
9 王雪玉;;中国影子银行 金融体系的不定时炸弹[J];金融科技时代;2013年04期
10 袁齐;;中国式影子银行监管的新思维[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崔宇清;;影子银行及其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影子银行工具的法律分析[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2 宋国良;高超;宋成;;中国式影子银行兴起的原因及其宏观效应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尚玮;;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与法律规制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4 徐宝林;陈澍;;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基于2005-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李真;;“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与法律监管路径[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6 梁涛;;分业监管模式下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进化博弈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邦咨询研究员 贺军;对“影子银行”要一分为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杨冬 邱晨;影子银行问题:中国式次贷危机?[N];证券时报;2011年
3 谭洪涛 蔡春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影子银行影响金融稳定的内在机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金立新;对“影子银行”监管如何到位?[N];金融时报;2011年
5 记者 马翠莲;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和规范[N];上海金融报;2012年
6 记者 王宇 王培伟;“影子银行”魅影几重[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小平;争议影子银行:对舶来品不宜对号入座[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张茉楠;影子银行挑战全球金融监管[N];经济参考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莹莹;影子银行“野蛮生长” 繁荣背后暗藏隐忧[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新金融记者 张晨曲;“影子银行”考验全球监管[N];新金融观察;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菁;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张宏铭;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田;中国影子银行的功能与风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2 胡晗;影子银行系统助推次贷危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姜震;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马先先;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齐淼;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监管及比较[D];复旦大学;2011年
6 崔丹桔;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实践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3年
7 战宏;中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徐静;影子银行及监管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郝婧雅;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法律规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0 乔静予;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726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72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