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所有权结构与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行为
本文选题:信贷扩张 + 所有权结构 ; 参考:《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本文结合公司金融和商业银行相关理论,厘清了股权结构对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作用机理,重点分析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和意图如何通过股权结构作用于信贷行为。选用21家银行2003-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估计得出中央政府控制、民营化程度低、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银行具有更强的信贷扩张冲动;并利用2009年宏观经济扩张政策外生冲击形成的"自然实验"环境,通过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估计策略发现,宏观调控对中央政府控制、民营化程度低、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银行的信贷行为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从政府控制和银行内部治理的视角为信贷扩张的微观机制以及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之后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传导渠道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finance and commercial bank,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mechanism of equity structure on credit expansion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analyzes how the goal and intention of government macro-control policy affect credit behavior through ownership structure. Using panel data of 21 banks from 2003 to 2010,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ontrols, the privatization degree is low, and the banks with high shareholding ratio have stronger credit expansion impulse. Using the "natural experiment" environment formed by the exogenous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expansion policy in 2009, we find that the degree of privatization is low through the double differential differential-in-Difference-in-Differencein estimation strategy. The credit behavior of banks with large shareholders holding shares is more significa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control and bank internal governance,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explanation for the micro mechanism of credit expans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s of government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fter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commercial bank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金融系;
【基金】: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09JDXM790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1JYB3001)的资助
【分类号】:F832.4;F123.1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项卫星;李宏瑾;白大范;;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美国、日本及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教训[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3期
2 马勇;杨栋;陈雨露;;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3 蒋海;朱滔;李东辉;;监管、多重代理与商业银行治理的最优激励契约设计[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4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李成;常欣;;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5 盛松成;;商业银行的筛选功能与宏观调控[J];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6 张洪辉;王宗军;;政府干预、政府目标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雅龄;郭宏宇;;基于功能视角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吴晶妹;夏润中;景舒文;;银行信贷与商品房价格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3 王棋;;银行监管效率文献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9期
4 罗欣;;企业过度投资原因及治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5 吕峻;;政府干预和治理结构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6 马勇;陈雨露;;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银行业的发展[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7 马勇;;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的金融体系结构[J];财经研究;2012年01期
8 陈雨露;马勇;;中央银行的宏观监管职能:经济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5期
9 张功富;;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10 张金城;李成;;银行信贷、资本监管双重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金融监管[J];金融论坛;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功富;叶忠明;许晓丽;;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永强;向杨;;政府干预下的企业过度投资:一个理论框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刘运国;廖歆欣;;地方政府的财务困境与地方国企的投资支出[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光华;美国次贷危机研究—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4 熊剑庆;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杨继伟;股价信息含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王立清;制度环境及其替代机制,负债与我国企业R&D投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王永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晓辉;全球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微观与宏观机制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璐;非理性预期的房地产泡沫评估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朝洋;中国信贷扩张与房地产价格泡沫[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菲菲;资产泡沫影响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何江;我国开发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银锁;银行监管与房地产泡沫的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俊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度量及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何言召;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治理机制对银行绩效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田立军;产权性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与企业投资行为[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杨翠花;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公为;基于股权结构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明川;;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模式与理论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2 蒋海;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与调整[J];财经研究;2004年01期
3 许友传;;信息披露、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4 何德旭;葛兆强;;公司治理与银行成长之关系探讨(上)——兼论我国银行公司治理的建构[J];财贸经济;2006年11期
5 李华民;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制改革及激励目标改进[J];金融论坛;2003年03期
6 乔海曙;王军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J];金融论坛;2006年05期
7 杨大光;朱贵云;武治国;;我国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和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J];金融论坛;2008年08期
8 曹艳华;牛筱颖;;上市银行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2000~2007)[J];金融论坛;2009年01期
9 李富国,杨智斌;商业银行:高层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动态模型[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4期
10 苟开红;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构成及长期激励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树成;[N];经济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锦章;;房地产泡沫中的信贷扩张效应[J];现代商业;2010年23期
2 刘星;安灵;;大股东控制、政府控制层级与公司价值创造[J];会计研究;2010年01期
3 宋鸣;;流动性过剩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8年04期
4 潘再见;;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1998-2009)——兼论当前宏观调控的一种新工具[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5 朱艳阳;王芬;;从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看资本的力量[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6 陶双宾;林李楠;;农地制度的所有权设计与变革——一个新二元社会视角的新探索[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6期
7 夏冬;;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所有权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11期
8 赵丽芳;赵洁;;企业财务资源所有权结构及其运作效率研究——基于企业拓展性财务资源的一项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16期
9 宋光茂;所有制内部结构的重新构造:所有权结构与“两权分离新说”[J];南开经济研究;1987年03期
10 崔焕青,武建奇;企业所有权多元化:起点、过程及其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姬永强;刘海东;;成本控制使地产精英突出重围[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3 田益祥;谭地军;;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晋光;;对“珠三角”物流园区建设中宏观调控问题的反思[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姬志玲;;浅谈农业机械化事业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措施[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郑新立;;当前经济走势与明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7 杨德炎;;试论宏观调控下的微观竞争——新时期总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8 吴京辉;肖峰;;本轮宏观调控为国有房企提供“复兴”机遇[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献勇;;会展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解析[A];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午;宏观调控:沉默也是一种态度[N];中国经营报;2008年
2 王松奇;本轮宏观调控的再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贺 铿;总结经验,,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N];中国信息报;2004年
4 杨永光;防止信贷扩张从"头"开始[N];证券时报;2007年
5 记者 黄竞仪;农行发债500亿支撑信贷扩张[N];北京商报;2009年
6 彭兴韵;谁在触发中国信贷扩张与资产泡沫?[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中信建投证券 田红勤邋郑晓秋;反通胀仍是宏观调控首要目标[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余丰慧;控制信贷扩张仅提高资本充足率还不够[N];经济参考报;2010年
9 易宪容;利率是宏观调控最有效工具[N];上海金融报;2007年
10 郭茹;邓先宏:“双防”下外资银行应增强大局意识[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友刚;政府控制、高管更换与权力自利[D];暨南大学;2010年
2 安灵;中国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与投资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刘彤;中国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胡天存;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叶长兵;中国家族上市公司最终所有权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谢戈力;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家义;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王云川;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D];四川大学;2002年
10 李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阳;对当前中国物价波动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周永远;中日企业所得税调控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吴老二;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邱军平;国家棉花储备宏观调控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冯博;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唐琦;我国土地增值税制度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7 张玉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统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李洪生;红光房地产公司土地增值税清算实务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建楠;20世纪末中国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娟;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1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5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