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地FDI对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
本文选题:FDI + 能源消费强度 ; 参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利用1986-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不同来源地FDI与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来源地FDI份额的变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提出:不能仅关注引资规模,更要重视引资质量,把推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降低能源强度作为引进外资的目标;应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进行调整,适当扩大从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区的引资比重,而来自港澳台地区、美加及其他地区的可相应减小;调整产业引资战略,加大第三产业引资力度。
[Abstract]: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86 to 200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in China is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FDI share of different sources 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in China.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cale of foreign investment, 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foreign investment, regard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intensity as the objectives of introducing foreign capital, and we should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ppropriate expansion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Japan, South Korea, Singapore and other regions of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from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and other regions can be reduced; adjust the industrial investment strategy, increase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vestment.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6;F426.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贤;周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刚;张意翔;;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体系框架的构建[J];特区经济;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倩如;王建勇;;科技创新是保证中国石油安全的重要手段[A];第一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岩;我国煤炭市场运行机制与政府调控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宁;贵州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大尚;高校人才培养成本计量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于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相关政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胡朝清;中国三大石油公司“走出去”战略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邓慧艳;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及中日俄能源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王丹竹;欧盟国家能源开发利用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石云;论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万寿桥,李小胜;中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2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3 李雪;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1期
4 史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J];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5 葛顺奇;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回顾与展望[J];世界经济;2003年03期
6 林艳君;冯春萍;;浅析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中国能源;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伟;韩增林;;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的时空差异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年03期
2 谢超;;FDI与能源强度关系的文献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3 陈媛媛;李坤望;;FDI对省际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4 陈媛媛;王海宁;;FDI对省际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J];当代财经;2010年07期
5 张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特征分析及分解[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韦福雷;;黑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状况分析[J];中国矿业;2009年11期
7 张晓平;孙磊;;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分解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9期
8 陈媛媛;王海宁;;FDI、人力资本与省际工业能源效率[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3期
9 孙浦阳;武力超;陈思阳;;外商直接投资与能源消费强度非线性关系探究——基于开放条件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10 岳婷;龙如银;;基于LMDI的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效应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滕飞;新能源投资:走出国门时机未到[N];国际商报;2010年
2 张梦;外资巨头热捧中国新能源产业[N];中国审计报;2009年
,本文编号:1857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5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