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我国P2P网络信贷业务发展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8 12:26

  本文选题:P2P + 风险管理 ; 参考:《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P2P网络信贷业务在英国一经出现便被许多国家竞相引入,当然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第一家P2P网络信贷业务公司(拍拍贷)成立于2007年,发展至今也不过8年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P2P网络信贷业务公司的数量从2009年的9家迅速成长为2012年的110家,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字至少达332,即2013年这一增长速度为平均每天出现2-3家。此项业务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虽然短暂,其发展势头可谓迅猛,但是仅仅一个月就有15家P2P网络信贷业务公司集中倒闭的现象,也同样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讨论。这无一不是将P2P网络信贷业务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脆弱性推到了聚光灯下。因此,以上这些数据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P2P网络信贷业务在我国的潜在市场广阔;二是其存在的风险不容小觑。鉴于此,文章选择了P2P网络信贷业务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作为研究方向。文章是以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采用归纳、对比以及例证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P2P网络信贷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成因,最后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提出了三点看法。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P2P网络信贷业务运营原理为逻辑起点,对国内外P2P网络信贷业务的主流运营模式及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并且在国内外P2P网络信贷业务产生和发展环境的差异对比中,分析出我国P2P网络信贷业务的风险因素及成因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最后的落脚点是在风险分类清晰的前提下,为构建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以下三点风险管理措施:健全法律制度、完善个人信用环境以及做好P2P网络信贷业务公司内部控制和行业监管(自律组织和监管体系)。
[Abstract]:P2P network credit business has been introduced by many countries in Britain, of course, China is no exception. PPDAI, the first P2P network credit company in China, was founded in 2007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only 8 years.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the number of domestic P2P network credit companies grew rapidly from 9 in 2009 to 110 in 2012, reaching at least 332 by the end of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3, or an average of 2-3 per day in 2013. Although this business appeared in our country for a short time, its development momentum can be described as swift and violent, but only a month there are 15 P2P network credit companies concentrated bankruptcy phenomenon, also caused extensive discussion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ll of this puts the vulnerability of P2P network credit business in the spotlight. Therefore, the above data includes at least two meanings: one is that the potential market of P2P network credit is broad in our country; the other is that the risk of P2P network credit business is not to be underestimated.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chooses the risk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2P network credit business a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risk managemen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risk and its cau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2P network credit business by means of induction, comparison and illustration. Finally, three views are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risk contro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aking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P2P network credit busines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and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mainstream operation mode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2P network credit busines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2P network credit business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difference comparison, analyzes our country P2P network credit service risk factor and the cause of formation particularity and the generality, the final foothold is in the risk classification premise which is clear. In order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the following three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proposed: perfecting the legal system, perfecting the personal credit environment, and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and industry supervision (self-discipline organization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f P2P network credit business companie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4.6;F8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世浩;;精准广告 再造P2P时代网络盈利新模式[J];中国广告;2006年10期

2 叶青;;P2P商业模式发展道路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13期

3 解亚萍;;P2P的大规模在线游戏结构设计[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罗东;;小额信贷“P2P”[J];21世纪商业评论;2011年12期

5 倪月娟;;我国P2P小额网络信贷研究[J];现代商业;2013年27期

6 魏李良;;P2P网络信贷行业的规范发展[J];北方经济;2013年13期

7 ;P2P无线东京大登陆[J];网际商务;2001年07期

8 田东升;;P2P网络信贷危机四伏[J];新产经;2013年02期

9 张志强;;当前我国P2P信贷现状及发展对策[J];华北金融;2013年07期

10 樊融杰;;P2P入侵外汇交易[J];英才;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向阳;吴晓峰;;P2P网络中证书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4 蔡瑞媛;温小霓;;现代信用借贷的创新模式:P2P网络借贷平台[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李钧;王新;;P2P存储网络中的冗余维持[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赵靖;邓倩妮;;Segment Storage System:基于P2P的网络存储服务(英文)[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7 李红玉;覃海生;;P2P资源搜索算法概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晓玲;钟诚;李智;李锦;张尊国;;基于反馈选择的P2P网络搜索算法[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汤克明;王创伟;陈];;P2P模拟器的比较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王伟;戴跃发;石东海;;P2P网络安全体系结构[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游寰臻;传统银行竞相涉水P2P网贷 野蛮疯长亟需监管跟进[N];通信信息报;2013年

2 记者 朱雪利;大鳄和小鱼共存的P2P[N];杭州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任晓;“国家队”P2P网贷评价体系发布[N];中国证券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曾颂;广州立根再贷款公司酝酿P2P 拓宽小贷再融资渠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5 新新贷副总裁 陈志飞;P2P网贷应尊重金融逻辑[N];农村金融时报;2013年

6 记者 高谈;P2P投资者连踩四雷 200多万被套[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敏捷;银行涉水网贷 P2P迎来“正规军”[N];海峡财经导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润珠;多家银行摩拳擦掌筹备P2P[N];民营经济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松壑;P2P网贷陷“链式危机” 投资者维权进退迷茫[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新金融记者 袁诚 实习生 张梦龙;P2P“非法集资”第一案追踪[N];新金融观察;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姗姗;基于P2P的大规模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张冶江;主动P2P蠕虫的检测与防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曹旭斌;P2P在线借贷平台社会资本测量及作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李梦然;P2P网络借贷投资者的信息识别与行为偏差[D];清华大学;2014年

5 杨磊;针对P2P节点不合作行为的信任与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卫东;单源P2P组播的系统安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万校基;网络借贷(P2P)平台的成长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孝男;移动P2P网络中基于方向搜索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向辉;P2P网络拓扑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曹佳;P2P组通讯的网络拓扑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飞;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辽宁大学;2015年

2 颜宝成;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防范法律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冯泽敏;中国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李季;P2P网络借贷中第三方信任对借款成功率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艾丽淑;国内P2P网络借贷逾期率影响因素研究与社区网络构建建议[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珂;论互联网金融P2P借贷的法律监管[D];长安大学;2015年

7 庄维强;P2P网贷金融的运行模型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8 宋瑞龙;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分析[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9 陈鑫;P2P借贷模式与风险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10 徐雯雯;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问题探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61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61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