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资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外资政策 + 经济增长 ;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持续30多年,其中制度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外资政策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既是研究外资和经济增长的理论需要,也是完善外资政策及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要求。中国外资政策通过资本积累传导机制、人力资本发展传导机制、技术进步传导机制和制度变迁传导机制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增加了国内物质资本存量、改善了人力资本存量、促进了技术进步,增加了生产要素投入,从而推动了经济规模的扩张;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污染、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而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外资依赖,影响了产业安全,制约了内资企业发展并出现了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有鉴于此,政府应采取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提高外资进入门槛、增强外资政策导向、完善环境法制体系、健全外资管理体制等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s lasted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mong which institutional factor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China's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nomic system. Exploring its relationship with economic growth i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need of studying foreig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perfecting foreign capital policy and ensu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s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affects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On the one hand, it increases the stock of domestic material capital and improves the stock of human capital. It has promote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creased the input of production factors, promoted the expansion of economic scale, improve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promote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intensifi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idens the gap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forms a certain degree of foreign capital dependence, which affects industrial safet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funded enterprises and the emergence of threats to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In view of this,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foreign investment environment, raise the threshold of foreign capital entry, strengthen the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guidance, perfect the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and perfect the foreign capital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外资政策有效性研究”(10YJA790250)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中国区域自主创新互动发展研究”(11BJY026)
【分类号】:F124;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金亮;东道国政府吸引FDI政策的经济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郭宏;;中国转型的国际动力:外国直接投资对制度变迁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8年02期
3 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4 林毅夫;姜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来自中国的经验[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5 张宇;;制度约束、外资依赖与FDI的技术溢出[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6 夏友富;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后果及其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7 陈凌佳;;FDI环境效应的新检验——基于中国112座重点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8 杨万平;袁晓玲;;对外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时间序列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82~2006[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9 魏浩;我国外资优惠政策与国家经济安全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1期
10 樊丽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政策的评价与完善[J];经济学(季刊);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三良;;“国进民退”论:数据内外之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张光灿;;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之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3 张春霞;;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4 吴晓燕;;土地流转制度非均衡·绩效与模式选择——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5 胡江琰;;西部“六省”外资依存度比较及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宋婷婷;李蜀庆;;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环境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2期
7 倪淑慧;;美、日两国防范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9年20期
8 牛爽;;提高哈尔滨市工业产业盈利能力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9 严瑾;理性看待我国针对FDI的税收竞争[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张琦;;流通企业影响力的制度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杨志明;;《反垄断法》、市场结构与上市公司的经济绩效——来自2003-2010年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盖斌;;水电站水库移民补偿研究[A];乌蒙论坛[C];2006年
4 王常雄;;二元农地产权、地方政府过分掠夺与失地农民策略性反应[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海峰;高农农;;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环境治理[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6 王传荣;徐银良;;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董直庆;王林辉;李富强;;我国国有资本主导型经济的治理模式:控制权结构、经济制度改革和政府有效委托[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麻彦春;张洁;彭诗言;;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宪锋;中国奶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及监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9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西;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彦;我国环境不公问题的类型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邱万军;中国建筑业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瞿梦杰;乡镇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强;外资企业政府管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华;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游春;国有企业的政策绩效[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磊;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佟婷婷;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瑞瑶;周力;;外商直接投资、工业污染与环境规制——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1期
2 温怀德;刘渝琳;温怀玉;;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02期
3 冼国明,葛顺奇;促进关联:东道国外资竞争政策新趋势[J];国际经济合作;2002年01期
4 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O_2排放量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5 李慕菡 ,陈建国 ,张连众;我国国际贸易中污染产品的跨境转移[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0期
6 潘申彪;余妙志;;江浙沪三省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2期
7 叶继革;余道先;;我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5期
8 李国柱;;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6期
9 陈红蕾;陈秋峰;;我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7期
10 邓柏盛;宋德勇;;我国对外贸易、FDI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1995-2005[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行健;刘兰凤;;全要素生产率的变迁:来自广州市与上海市的比较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01期
2 孔令丞;;论技术进步中的制度因素对增长空间的拓展——基于长三角地区增长模式的分析[J];理论学刊;2006年12期
3 刘伟;;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经济增长质量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4 刘淑茹;;阻碍陕西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程度的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7期
5 谭祖谊;;中国经济结构演进的动因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刘丹鹤;唐诗磊;李杜;;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分析(1978~2007)[J];经济问题;2009年03期
7 刘薇娜;李楠;;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9期
8 曲涛;贾劝宝;;论陇东老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J];陇东学院(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王仕生;曹远征;;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关系实证研究:以深圳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7年07期
10 王兵;包含制度因素的广东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乃涛;;论制度变迁背景下保持个人收入分配公正性的对策[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袁易明;;深圳产业发展与结构演进的内在原因——一个制度变迁视角的解释[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袁天荣;曾浩;;中国经济安全: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涛;;官僚与市场——区域经济差异的制度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曾奕;;制度变迁与澳门经济增长探析[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李晓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陈宗胜;顾颉;;技术进步与劳动密集技术的选择[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8 李娅玲;;如何保持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从索洛增长模型的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9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10 梁东黎;;初次分配的要素投入结构视角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庆云;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N];人民日报;2002年
2 ;王召: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下功夫[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姜海晶;“十项重点工程”提升经济增长质量[N];黑龙江日报;2011年
4 林世雄 洪重华;着力产业转型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N];福建日报;2010年
5 新华社记者 贾楠 本报记者 张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N];陕西日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N];广西日报;2005年
7 吕炜;关注经济增长质量问题[N];人民日报;2002年
8 记者 贾楠 许祖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N];人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雷新;西部省区经济增长质量持续稳定提高[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梅新育;外资政策何处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浩;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计志英;中国转型期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5年
3 袁文倩;西部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西北大学;2006年
4 丁娟;技术跨越:基于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5 龚晓菊;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胡树林;制度变迁中的西部经济增长[D];四川大学;2004年
7 郭少新;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8 杨冬云;印度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钱滔;地方政府、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东梅;内蒙古经济热点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2 马红莉;制度因素影响下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马瑞华;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与改革绩效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4 陈展;非正规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春媛;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妍;社会转型中的制度失效问题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华论祥;民营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定位[D];浙江大学;2004年
8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雨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居民消费行为演进[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包焱;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制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84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8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