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域下商业银行信贷的风险控制
本文选题:博弈论域 + 银行信贷风险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12年12期
【摘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产生使得商业银行对贷款业务的控制更为严格,却又导致商业银行惜贷现象的发生,所以对银行信贷业务中信息的甄别与控制可以增加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对称度,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能力。文章以博弈理论为视角,通过信号传递模型和声誉模型的模型分析,得出加强商业银行信号指标的选择和信息识别能力、以及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信贷关系可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的结论。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makes the commercial bank to control the loan business more strictly, but also causes the commercial bank to be reluctant to lend the phenomenon the occurrence. So screening and controll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e bank credit business can increase the symmetry between the commercial bank and the borrowing enterprise and improve the credit decision ability of the commercial ban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 through the model analysis of signal transmission model and reputation model,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selection of signal index and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conclusion that establishing long-term credit relationship with enterpris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redit risk control 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美华,朱应皋;金融道德风险博弈定价模型及其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9期
2 赵晓菊;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5期
3 李辉;王彬彬;;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求索;2010年10期
4 欧阳润平;关于金融道德风险的一般分析[J];求索;1998年06期
5 金武,王浣尘,董小洪;对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克服逆向选择作用的信贷决策机制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振忠;;规避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道德风险的机制设计和监管行为分析——从博弈论的视角[J];北方经济;2008年04期
2 何国通,谢湘生;信息不对称与货币危机传染模型[J];商业研究;2002年08期
3 邓子文,王宗军;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成因与风险控制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4 李春青;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魏灿秋;金融风险管理的本质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3年02期
6 顾伟;关于构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议[J];财经研究;2000年07期
7 王琳;信息不对称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J];金融论坛;2001年08期
8 严太华,张龙,高天羽;抵押担保在信贷合约中的经济意义[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1期
9 罗明忠;我国银行监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J];南方金融;2002年04期
10 王隽;信息不对称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影响[J];南方金融;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卿定文;基于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华金秋;中国居民理财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孔松泉;基于银行微观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2年
4 张艳;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严太华;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董直庆;对股票价格的经济学分析——兼论我国股市特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宋林峰;脆弱与冲击:1995-1996年墨西哥银行危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陈德萍;我国民营经济成长条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9 艾毓斌;国内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魏灿秋;统一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和资本配置风险管理模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徐勇强;管理者风险厌恶及其存货管理行为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雄;信用卡违约风险个人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杨国华;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孙郧峰;消费者信用合同的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爱明;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7 侯汉杰;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谢崇远;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创新——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罗本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10 余泽洪;针对银行的诈骗犯罪及其防范措施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姚国会;;“金融脱媒”成金融市场新动向[J];改革与开放;2008年07期
2 卢现祥;外国“道德风险”理论[J];经济学动态;1996年08期
3 陈学彬;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1997年07期
4 朱国陵;宗怿斌;;“金融脱媒”的微观反映——南京个案[J];金融纵横;2009年04期
5 李扬;;脱媒: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挑战[J];新金融;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金融IC卡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J];金融科技时代;2011年06期
2 刘建钢;;当前商业银行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3 ;攸县大力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4 杰拉尔德F.戴维斯;李建军;汪川;;金融改变一个国家[J];中国投资;2011年09期
5 赵正伟;;资本金结汇非现场核查方式探讨[J];理论观察;2011年03期
6 朱江;;我读我写我快乐[J];金融博览;2011年08期
7 甘超群;;扫清各路障碍 立足小企业金融服务[J];中国市场;2011年35期
8 胡强英;;完善我国银企关系提高企业融资水平的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09期
9 姜云兵;;金融IC卡应用将全面提速[J];金融电子化;2011年04期
10 周娜;;三一重工荣登《金融时报》全球500强[J];今日工程机械;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洪金明;徐玉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银行债务融资约束——来自深市A股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江金锁;;审计意见影响上市家族企业的银行贷款吗?[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阮修星;担保黑幕暴露银行信贷风险[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2 袁质 刘启晏 文显义 李晓峰;慕鸿鹄之高翔[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陈华;金融如何助推和谐社会[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 陈朝阳;沪深300指数与金融创新[N];证券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田晶 刘永;李思聪:一个民营企业家的金融梦[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6 林宏杰;金融大案频发的警示[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陈春艳 本报实习生 徐蒙;谁来为“穷人金融”买单[N];解放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万纬 杨晓燕;金融市场有望解冻[N];吉林日报;2005年
9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 徐联初;关于和谐金融的几点思考[N];金融时报;2005年
10 陈惠莲 顾亚红;和谐金融的要义[N];金融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淼;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翁裕斌;德国全能金融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凤超;“港粤”金融一体化理论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苑德军;金融创新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窦晴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吕德宏;西部地区金融结构重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吕晓峰;金融期权、期货与基础市场间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王原声;金融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栾光旭;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演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哓军;外国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申健;俄罗斯金融市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李杰;我国农业支持体系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莉;应用神经网络建立金融预测分析系统[D];武汉大学;2005年
5 吴莉娜;个人信用体系构建:机制与政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孙小林;金融数据挖掘中的增量聚类算法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段海峰;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风险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王洪亮;建设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张敏丽;我国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分析[D];河北大学;2001年
10 王春;美国初步城市化研究(1790-1870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88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8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