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平衡约束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印度为例
本文选题:国际收支平衡 + 发展中国家 ; 参考:《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5期
【摘要】:2010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和扩散,国际资本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剧烈流动,使得一些国家深受其害。一些长期处于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状态的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国际资本逃离,本币大幅度贬值。本文以印度为例来分析外部平衡约束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短期来看,印度的外部平衡处于安全区间的临界状态,并面临较大压力,未来的走势值得关注;长期来看,单纯依赖海外侨汇以及对外借贷是不能支持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外部需求的满足的。2)发展制造业、推进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突破外部平衡约束的根本出路。
[Abstract]:Since 2010, with the outbreak and spread of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international capital has been moving sharply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has caused great harm to some countries.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have long run trade and fiscal deficits bear the brunt: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ight and a sharp devaluation of their currencies. This paper takes India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onstraint of external balance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basic conclusion is: in the short term, India's external balance is in the critical state of safe range and faces great pressure. Future trends deserve attention; in the long run, relying solely on remittances from overseas and foreign borrowing is not enough to support a country's long-term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meeting the external needs required by it) to develop manufacturing.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break through external equilibrium constraint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项目“国际视角下的中国贸易结构转型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博;;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稳定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3期
2 施卫华;何志强;;有效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研究[J];时代金融;2010年12期
3 施卫华;何志强;;有效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12期
4 陈九;;从国际收支浅析境外旅游经济[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7期
5 韦彩梅;;国际收支顺差与外汇储备关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6 刘冲;;我国外汇储备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因素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年01期
7 朱鲁秀;杜荣耀;胡海鸥;;地下资本流动、误差与遗漏和外汇储备[J];中国软科学;2009年10期
8 吴念鲁;贾彦龙;;以新思维审视中国外汇储备风险[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徐晓静;麦勇;;论哈萨克斯坦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对新疆的影响[J];新疆财经;2007年06期
10 任若恩;;国际收支平衡前路漫漫[J];首席财务官;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丽华;;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和测算[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吴明华;周爱民;;我国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影子汇率[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汉鹏;罗浩;;汇率波动与国际旅游发展关系研究——以日本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发行外汇票据及其支撑的债券,化解当前经济困局——兼论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地方政府资产的意义和可行性[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5 王时芬;;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与外贸顺差、经济增长、外汇储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喻海燕;;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历史、特点与有效性评价[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吴立振;张继华;;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及投资策略研究[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毕志刚;;外汇理财业务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9 李玫;张晓鸣;;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扬;殷剑峰;刘煜辉;;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两个基本战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李 扬 余维彬;发展中国家高外汇储备具有合理性[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韦冬泽;加强内部合作 发出亚洲声音[N];人民日报;2008年
3 杨晓平;我国货币错配内外因[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4 记者 李彬;有助于更准确分析数据的关联性[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 贾壮;胡晓炼: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N];证券时报;2007年
6 陈建萍;是宝贵财富还是“烫手山芋”[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蔺红;林毅夫:四招应对万亿外汇储备[N];中国税务报;2007年
8 关志雄;如何利用巨额外汇储备[N];经济观察报;2006年
9 王蔚祺;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超6万亿美元[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10 朱周良;韩国央行考虑动用外汇储备“炒股”[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姗姗;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冬雨;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理论与实证[D];山东大学;2011年
3 戴序;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何巍;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晓钧;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贺金凌;外汇储备的最优控制理论与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刘凌云;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和货币结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申宏丽;我国外汇储备变动机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9 王珍;中国现阶段外汇储备管理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
10 张海亮;我国外汇储备的商品资产配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坤;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外汇储备[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苏e,
本文编号:1890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9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