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成熟银行控股集团组织结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6 03:08

  本文选题:金融控股集团 + 组织结构 ; 参考:《商业研究》2012年12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以及国内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国内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逐渐开始了各自综合化、国际化的集团发展之路。银行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建设成为了各家银行集团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论出发,着重分析适宜于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特点的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和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并以花旗集团和汇丰控股公司为例研究成熟的银行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模式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商业银行建设金融集团的组织结构提出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the domestic financial industry, the domestic banks, especially the large commercial banks, have gradually begun their own comprehensive and internationalized group development.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banking and financial groups has become a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banks'collectiviz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pur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and operating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separate operation, separate supervision" in our country. Taking Citigroup and HSBC Holding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mature banking and financial group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groups.
【作者单位】: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F8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石安臣;金融控股公司探析[J];商业研究;2003年23期

2 冯祈善;黄海莉;;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3 潘东;;金融控股集团管理框架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J];中国金融;2007年13期

4 姜建清;;大型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中国工商银行的实践[J];中国金融;2010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冬;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及立法规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刘殊,高莹;论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与监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盛逖;李晓华;;中资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问题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姚德权;王帅;;市场风险相关性度量研究——以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与其金融子公司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周庆维;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金融控股公司[J];商业研究;2004年20期

6 黄飞,郝国政;试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7 李波;游晓霞;;金融业经营模式转换与金融控股公司[J];商业研究;2005年22期

8 冯祈善;黄海莉;;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9 卓宇;;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发展路径探析[J];保险研究;2007年06期

10 刘惠;;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探析[J];才智;2009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熊波;熊辉;;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中国寿险业发展研究[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钢;准金融控股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破产风险控制与处置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贺庆平;中国金融控股集团权利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罗岚;中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动因及进入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刘冀广;保险集团效率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卫红;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稳定:结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陈新跃;现代企业集团结构复杂性及其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翁裕斌;德国全能金融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继权;现代产融结合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邓俊锋;银行公共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石太峰;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彦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高天;浦发银行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燕东申;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4 张书莹;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程茁伦;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肖凯;次贷危机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法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郭仕样;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红;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晓桐;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潘昭宇;基于信托产品创新的我国信托业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石安臣;金融控股公司探析[J];商业研究;2003年23期

2 陈一来;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方式及其风险防范[J];金融论坛;2001年12期

3 葛兆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制度基础与途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2期

4 刘赛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走向混业经营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05期

5 舒志军;英国金融集团及其与德国金融集团的比较[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11期

6 陈岗;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时间和模式探讨[J];改革;2001年02期

7 余敏;对商业银行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雅璇;;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浅谈发展金融控股公司[J];新金融;2007年09期

2 唐雅婕;;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模式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3 马海琨;张京;;论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之路[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4 张宇昊;;中外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经营模式比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2期

5 张建波;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现状及效率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谢弦;金融控股——我国金融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选择[J];三明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冯祈善;黄海莉;;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8 李木子;刘慧;;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12期

9 唐建新;杨乐;黄琼;;我国金融控股银行与非金融控股银行经营绩效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6期

10 周建松;夏慧;;金融控股公司: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可行选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宁;;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启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5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周洪俊;;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优化与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7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课题组;沈佩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8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9 杨坚;;商业银行反假货币工作初探[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10 赵庆明;;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可提高灾后重建速度和质量[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宋玮;混业:下一站金融控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2 刘兆琼;充足率过高“隐忧” 交行强势扩张[N];经济观察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孙铭;金融控股集团九月强力启动[N];中国经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潘晓娟;混业之路该怎样走[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5 卢先兵;深圳平安银行获准成立[N];南方日报;2007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张若斌;上海银行独立上市渐成定局[N];证券时报;2008年

7 冯静生;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8 本期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夏斌 江苏国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益民;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对话[N];新华日报;2004年

9 石朝格;将北京银行打造成金融控股集团[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杜海;赵奎:鲁信备战金融控股[N];经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2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何亮;商业银行的厂商理论[D];暨南大学;2005年

6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彭纯;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姜美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敏;金融控股公司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张驰;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庞建勇;我国商业银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程素芝;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的模式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8年

5 姜庆利;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模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6 卞希国;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7 史晓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姜锦萍;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9 王迪;论金融控股公司[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吴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95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95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