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本文选题:基础设施 + 民间资本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赖以运行的基础,为了保障其发展能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每年所需的投资总额约为GDP的3%-5%。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主要靠财政投资,而近年来我国财政资金投向基础设施的比例正在逐步下降,这导致了预算资金已经不能满足基础设施投资的需要。与此同时,我过民间资本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对GDP的贡献率来看,民间资本贡献率已经超过了60%,民间资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当前环境下,因为各种障碍性因素的存在,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偏低。因此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利用飞速增长的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对解决我国目前该领域面临的资金不足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相关经济政策的出台为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条件,现阶段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其找到合适的入口和出口机制。本文通过文献阅读、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分析了传统BOT模式和政府投融资平台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结合开发性金融的功能和优势,提出了一种促进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投融资方式DF-BOT模式,通过该模式,开发性金融机构能够以投资人、担保人、经理人等多重身份参与到DF-BOT项目的策划、开发、建设、运营、移交等不同的阶段。DF-BOT模式独特的投融资结构和信用结构能为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入口和出口,并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
[Abstract]:Infrastructure is the basi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oper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its development can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otal investment required each year is about 3- 5% of GDP. For a long time, our country's infrastructure mainly depends on financial investment,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portion of our country's financial funds to infrastructure is gradually declining, which leads to the budget fund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t the same time,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private capital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From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GDP,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folk capital has exceeded 60%, and the status and role of private capital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is more and more. However,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the proportion of private capital participating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low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obstacle factor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ind a suitable way to use the rapidly increasing private capital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funds and low efficiency in this field. In recent years, the introduction of relevant economic policies has created conditions for private capital to participate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main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at the present stage is to find appropriate import and export mechanisms for them. Through literature reading, case study,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BOT model and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latform, and combines the functions and advantages of development fina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mode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to promote the participation of private capital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rough this mode,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an participate in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DF-BOT projects as investors, guarantors, managers, etc. The uniqu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tructure and credit structure of DF-bot model can provide good entrance and export for private capital to participate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a good incentive mechanism.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1.23;F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谦;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J];四川财政;2000年10期
2 吴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应该发挥的作用[J];投资研究;2000年12期
3 黄晓明;西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J];城乡建设;2000年10期
4 卢尧;安徽省今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70亿元[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0年04期
5 ;南京今后10年投入1000亿建设基础设施[J];铁道建筑技术;2000年06期
6 小丛;“十五”期间天津将投巨资建设基础设施[J];中国建筑防水;2001年03期
7 吴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应该发挥的作用[J];财政研究;2001年02期
8 杰克·豪夫泊;美国面临基础设施更新费用上涨问题[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年06期
9 王行治;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之我见[J];城乡建设;2002年09期
10 谭继亮;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化[J];基建优化;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欧阳;;谈市政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2 刘玲玲;孙贻超;罗彦鹤;;浅析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韦丽云;;广西沿边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探析[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代英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若干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5 温桃;项英辉;;促进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侯军岐;段云娇;;北京市村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管理研究[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课题组;马秀岩;;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8 陈树文;史天娇;;首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管理创新与举措[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9 张军;;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现状与评价[A];2011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8期)[C];2012年
10 徐彦夫;谷小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启动民间投资的探讨[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廖亮;我市加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N];新乡日报;2010年
2 如东工商局 杨旭 薛海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N];江苏经济报;2012年
3 闫党恩;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超前性[N];西藏日报(汉);2012年
4 连振祥;甘肃引导民间资本参建交通基础设施[N];中国建设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袁弘;基础设施项目全面突破 公建配套项目整体推进顺利[N];成都日报;2012年
6 李呈祥 杨荣保;2300多万元助力兴隆基础设施建设[N];承德日报;2013年
7 本报赴老挝特派记者 韩硕 暨佩娟;老挝期盼改善基础设施[N];人民日报;2013年
8 记者 何秋平;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N];西藏日报(汉);2013年
9 通讯员 张薇;加强气象防灾基础设施建设[N];中国气象报;2013年
10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N];和田日报(汉);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永民;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3 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4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周凯;区域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蒋时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9 纪玉哲;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田军华;基础设施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家容;基础设施市场化供给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党建令;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要素评价赋值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邱曼京;鄂尔多斯市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周亚静;中俄两国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对比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郑双保;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6 吴莎莎;基础设施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罗佩;西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雷麒;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选择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刘门;甘肃岷县村庄基础设施适宜性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陈少阳;PPP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98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9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