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业板退市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创业板 + 香港创业板 ; 参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11期
【摘要】:创业板是风险企业和创业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其退市制度的设立和实施对该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我国香港地区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概况,对该市场的退市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该市场的退市效率和市场价值,并分析其退市制度建设对沪深股市的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gem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venture enterprises and venture enterprises to raise fund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listing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m market in Hong Kong,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elisting system of the market, studies the delisting efficiency and market value of the market,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listing system for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10YJA79008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颖起;香港创业板的教训及启示[J];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03期
2 杨国平;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12期
3 陈东征;;建立健全创业板直接退市与司法救济制度[J];深交所;2010年06期
4 梁鹏;陈甬军;;日本创业板市场发展动态与特色分析——以JASDAQ为例[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和平,王韬;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评价和监控[J];经济师;2005年01期
2 陈家洪;;创业板持续发展亟待制度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2期
3 罗玲,伍静;对建立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控制体系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4年06期
4 刘得扬;杨征;;海外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年25期
5 邸振龙;;日本创业板市场退市监管机制及其绩效研究——以MOTHERS市场为例[J];现代日本经济;2011年05期
6 田笑丰;对建立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控制体系的思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新炎;我国创业板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朱和平;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翟浩;上市公司退市:理论分析和制度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张显峰;基于成长性和创新能力的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费腾;中、美、日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利光;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大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创业板投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莹;完善我国创业板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思考[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力;基于财务视角的创业板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5 王成艳;中国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廖良超;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出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逸斐;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探讨[D];苏州大学;2011年
8 蒋孟彬;我国创业板财务状况实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9 张洪满;二板市场运作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曾丽莎;香港创业板市场IPO的发行抑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开国;建设我国二板市场的战略构想[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1期
2 叶春和;创业板市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11期
3 周亚红;国际证券市场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12期
4 王嘉诚;二板市场的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界;2000年06期
5 张鸿;美国和我国香港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1年01期
6 王海东,张志宏;日本JASDAQ市场的改革及未来前景[J];现代日本经济;2001年06期
7 陈杰;;海外创业板退市制度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武汉金融;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菊;;论我国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以投资者利益保护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0年33期
2 宋煜凯;完善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的思考[J];理论界;2005年04期
3 李昌奕;;以上市企业质量为核心完善创业板制度设计[J];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12期
4 王昌锐;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抑制盈余管理[J];辽宁财税;2003年06期
5 徐建华;;中国版的纳斯达克 中国版的微软 创业板将成名牌摇篮[J];中国品牌;2009年06期
6 耿晖;;创业板: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访国内著名“证券法”“公司法”专家周友苏研究员[J];中国西部;2008年05期
7 林影;;香港商情[J];沪港经济;2008年08期
8 本刊记者;;创业板:十年磨剑[J];商周刊;2009年08期
9 张志元;房坤;;当前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市机制问题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10 欧阳晓明;香港创业板──民营企业新的副资渠道[J];中国工商;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建华;周骞;;中国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指数的价格传导效应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涛;申丽军;;我国证券市场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的功能缺陷及对策[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志锴;蒋涌;;粤港澳台IT产业合作的态势及进一步发展的思路[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介[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中国公司如何在境外上市[A];陕西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纪尽善;;尽快创建我国创业板问题探讨[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冯邦彦;;“世界级新经济区域”中深圳的角色与定位[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党兴华;;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与资本支持[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冯邦彦;段晋苑;任郁芳;;以制度创新构建大珠三角金融中心区域——新形势下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研究[A];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2010~2011)[C];2011年
10 岳现堂;;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职能[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杨R,
本文编号:1898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89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