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出口贸易结构与中美贸易收支——基于SITC标准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 中美贸易收支 ; 参考:《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12期
【摘要】: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成为美国向中国施压以消除美中贸易逆差的借口。文章选取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美两国的国内收入、货币发行量及利率等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并按照SITC分类将中美贸易产品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三大类,将中国对美国这三种类型产品的净出口与得到的变量主成分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除了人民币汇率外,中美贸易收支差额还受中美两国的货币发行量以及汇率政策的显著影响,而且同一变量对不同类型产品的净出口影响不尽一致。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收支的不平衡,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现象,有必要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the undervalued exchange rate has become an excus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exert pressure on China to eliminate the trade defici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 in addition to the RMB exchange rate , China and US trade produc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 resource - intensive , labor - intensive and capital - intensive .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 in addition to the RMB exchange rate , China and US trade produc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 resource - intensive , labor - intensive and capital - intensive .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201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结构变化研究”(11ZJD021) 2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型研究”(12AZD028)
【分类号】:F832.6;F752.62;F75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恺;;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基于SITC比较[J];财贸经济;2006年09期
2 张庆君;;人民币升值能否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6期
3 李玉梅;桑百川;;美中贸易逆差的根源与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3期
4 贺力平;范言慧;范小航;;美元汇率与美国国际收支平衡:变动的关系及初步解释[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5 周逢民;张会元;周海;赵振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俄贸易收支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6 邢予青;;人民币汇率及其对日本美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J];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7 王宇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基于ARDL-ECM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8 苏振东;逯宇铎;;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迁(1997~2007年)——基于多种模型的动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9 黄万阳;王维国;;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基于HS分类商品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10 肖红叶;王莉;胡海林;;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基于行为均衡汇率估算模型分析技术改进的研究[J];统计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远;;我国与日、韩间分类贸易品汇率弹性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4期
2 王岩;高鹤;;近十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侯鹏;陈磊;;人民币升值能够平衡我国的贸易差额吗?——基于汇改后月度数据的S—VAR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4 马丹;华圆;;出口贸易及其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风险——基于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5 王询;张为杰;;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中国工业污染的区域差异——基于东、中、西部Panel Data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1期
6 余官胜;杨文;;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基于企业性质和贸易方式的VAR模型研究[J];西部论坛;2010年04期
7 许罕多;郝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错位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8 张庆君;;货币替代视角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黄万阳;;供给因素、结构变化、汇率与中国的机电产品贸易[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杜江;潘滢;;贸易环境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叶阿忠;王佳炜;陈敏讷;吴相波;;影响中美贸易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翠华;周超;赵丽丽;;人民币汇率改革:历史与展望[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金融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2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阳;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薛永刚;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庆君;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稳定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赵爱清;全球化视角下中国的输入性流动性过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姚远;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如;国际货币秩序的演化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9 孙磊;国际美元信用本位与中美贸易差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刘凤娟;人民币汇率、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羽;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东盟贸易[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倩;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马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林少行;美元汇率的波动以及趋势预测[D];浙江大学;2010年
5 赵静怡;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孙波;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7 谭德凯;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D];南开大学;2011年
8 李亚静;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银苹;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的设定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丁小江;人民币汇率均衡、失调以及调整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恺;;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基于SITC比较[J];财贸经济;2006年09期
2 黄晓凤;廖雄飞;;中美贸易失衡主因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4期
3 毕玉江;汇率、国民收入与商品进出口——基于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的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2005年04期
4 闫荣国;王文博;;我国外贸出口与实际产出关系的季节单整与协整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4期
5 张家胜;赵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大豆进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吴力波;华民;;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美国和日本宏观经济的影响[J];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01期
7 胡春田;陈智君;;人民币是否升值过度?——来自基本均衡汇率(1994~2008)的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8 林丽;张素芳;;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1期
9 王胜;陈继勇;吴宏;;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5期
10 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雷,韦海鸣;论FDI对西部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01期
2 刘根荣;面对FDI:中国零售服务产业组织政策的选择[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3年04期
3 李皖南;马来西亚引进FDI的贸易效应分析[J];亚太经济;2003年06期
4 朱云高;FDI、产业集群和国际竞争力[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何春燕,钟慧中;FDI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提升策略[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6 孟亮;宣国良;;FDI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5年09期
7 樊辉;;跨国公司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J];经济前沿;2006年Z1期
8 谢昱;;全球离岸服务业的发展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4期
9 魏作磊;;FDI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兼论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偏低现象[J];经济学家;2006年03期
10 李欣红;;进出口、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之文献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6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倩;;我国东、西部吸引FDI因素的比较分析[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陈瑛;王晶;;西部特大城市外国直接投资(FDI)比较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洪涛;潘素昆;;FDI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谢兴龙;陈英;;FDI对东道国自主创新的效应分析[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FDI、国际外包承接与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王欣;刘建丽;;第三十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FDI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作用研究[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7 项松林;赵曙东;;开放型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估计与比较——对FDI作用的反思[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汴京;谢作诗;;FDI流入改进中国政府质量了吗?——来自12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卢庆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FDI发展趋势实现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10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时锋;FDI走向引关注[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卢铮;10月我国FDI首现年内负增长[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郑兴 曾响 古特;全球FDI须迈2009这道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李冠廷;近三年全球FDI简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李明旭;FDI负增长的正面意义[N];上海金融报;2009年
6 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 端宏斌;不必过于担忧 FDI暂时减少[N];证券时报;2009年
7 商报记者 王漪;7月FDI同比狂降35.71%[N];北京商报;2009年
8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 鲁政委;7月FDI数据显示:热钱不过“杯弓蛇影”[N];国际商报;2009年
9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 张三峰;FDI在中国制造业快速成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徐芸茜;FDI连升3月商务部高度关注热钱[N];华夏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凌云;FDI的产业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晓京;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谭伟生;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丘国强;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美宏观经济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西南;FDI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杨希燕;外流移民与内流FDI:替代抑或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7 Kalyan Raj Sharma(高亮);后冲突转型国家的FDI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徐运保;两战略动机视角下我国吸引FDI的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孙玮;FDI质量特征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光;FDI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3 黄彦君;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4 戴桂林;浙江省FDI的对外贸易效应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5 马鸿雁;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6 马艳霞;FDI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伟呈;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FDI流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8 邱会亮;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李英;重庆市政府引进FDI行为及其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文婷;FDI对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07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907381.html